三会城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魏书·太宗纪》:北魏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南巡,“秋七月,幸三会屋侯泉”。
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魏书·太宗纪》:北魏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南巡,“秋七月,幸三会屋侯泉”。
又名白水湖。在今江西九江市东,通大江。《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 白水港“今亦曰白水湖,水溢成湖,水落为港”。清时设把总驻防。即“白水浦”。
即今广东中山市东南蓢镇。 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墟市: 香山县有 “南蓢墟”。
唐宝应元年 (762) 置,为党项部落州,属秦州都督府。在今甘肃泾川及陕西陇县一带。唐末废。
一作㟂㞦岛。 在今山东龙口市西北海中。《明史·河渠四》: “自福山之罘岛至登州城北新海口沙门等岛, 西历桑岛、 㟂屺岛。” 即此。 《清一统志·登州府》: &
即鱼陂。在今湖北天门市西北。《左传》:昭公十三年(前529)“公子比为王,公子黑肱为令尹, 次于鱼陂”。杜注:“竟陵县城西北有甘鱼陂。”《水经·沔水注》:“(竟陵)城旁有甘鱼陂。”
即陶河。今河南孟县南一段古黄河的别称。《魏书·孝庄纪》: 武泰元年 (528) 四月,“车驾巡河,西至陶渚”。即“陶河”。
即今福建莆田县北大洋乡。《清一统志·兴化府》:大洋寨“在莆田县西北八十里万山中,东至福清,西至白沙,南至仙游,北至永福,地当冲要。明万历十七年,箐寇曾廷邦等啸聚为乱,未几就擒,置巡司。本朝乾隆五十四年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三叠山“在(洪番长官司)司治南。峰峦绵连,曲折三叠”。
旧名千仞山。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三里。明《寰宇通志》 卷56衡州府: 舜峰山 “上平而北垂。昔邑民避难,据其颠筑栅拒守,遗址尚存”。《清一统志· 桂阳州》: 舜峰山 “三面壁立,前开一径,以通上下。山顶平
即今湖南龙山县东南四十五里茨岩塘镇。清设塘汛。光绪 《湖南通志》 卷30龙山县: 茨岩塘“南达永顺,北通川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