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草湾古人类化石产地
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双沟镇东南十二里。1954年杨钟健和贾兰坡在下草湾引河南岸高地上拾得一段人类股骨化石,根据其石化程度和其海绵骨质空隙中充填的土质,以及含氟量的测定,定为晚更新世人类化石。1979年在50年代出土河狸化石的地层上面,发现了更新世晚期的红黄土层,从而为下草湾古人类化石找到了地层根据,其时代距今约一至四万年。
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双沟镇东南十二里。1954年杨钟健和贾兰坡在下草湾引河南岸高地上拾得一段人类股骨化石,根据其石化程度和其海绵骨质空隙中充填的土质,以及含氟量的测定,定为晚更新世人类化石。1979年在50年代出土河狸化石的地层上面,发现了更新世晚期的红黄土层,从而为下草湾古人类化石找到了地层根据,其时代距今约一至四万年。
即今山东临邑县西南田口乡。清同治《临邑县志》卷2:田家口在“城西南,距城四十里”。
即今河南北部卫河支流安阳河。甲骨文中有洹水,《甲骨文合集》 7854正: “洹其作兹邑祸。”《左传》: 成公十七年 (前574),“初,声伯梦涉洹”。《战国策·赵策二》: 苏秦说赵肃侯,“令天下之将相
即今四川盐源县西盐塘河,为鸦砻江支流小金河、卧罗河支流。《清史稿·地理志》 盐源县:“又南盐井河,合双桥、浪渠二水,与别列河、麦架河西北流来注。”
①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治所在武都县 (今甘肃西和县南仇池山东麓)。辖境相当今甘肃武都、成县、徽县、西和、两当、康县及陕西凤县、略阳等县地。东汉移治下辨县 (今成县西三十里)。三国魏黄初中改
元泰定四年 (1327)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南掸邦南部孟皎。明洪武十五年 (1382)改为府,后废。元置,治今泰国清迈东北。属蒙庆宣慰司。辖境相当今泰国清迈、帕尧等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
明洪武初改般阳路置,治所在淄川县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九年 (1376) 降为淄川州。明洪武初以般阳路改置,治淄川县(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兴县西部及高青、邹平以东,
①桥山黄帝陵。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崩,葬桥山。” 《汉书·地理志》 上郡阳周县: “桥山在南,有黄帝冢。” 《汉书·武帝纪》: 元封元年 (前110),“祠黄帝于桥山”
亦作天灯墟。即今广西天等县。《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 “左、右江之分,以鹅槽岭为界,其水始分为南北流。盖山脊西北自富州来,径归顺、镇安而东过都康,过龙英之天灯虚。” 即此。
亦名王家场。即今四川合江县东榕山镇。民国《合江县志》卷1:王家场“距城三十里。简称王场。在大江南岸。居民六百余家,商业颇盛”。
明于废南宾县置,属丰都县。在今四川丰都县东南七十里龙河镇。《明史· 四川土司传》: 成化年间,“移忠州临江巡检于丰都南宾里之姜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