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垒州
唐置,治所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北野云沟附近。贞元中属吐蕃,废。
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东策达雅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约贞元中废。
唐置,治所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北野云沟附近。贞元中属吐蕃,废。
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东策达雅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约贞元中废。
①即今安徽含山县南得胜河。源出含山县西北丘陵地带,东流经和县金河口入长江。《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县河在“县南一里。一名观音河。县西北诸山涧之水,会流至城西二里,合清江断涧,其流始大,可以通舟。又东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筑堤架桥其中,颇具风景。《清一统志·肃州》:“月牙湖、高台站湖皆在(高台)县西五里。”
亦作蒱原郡。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邛州。治所在广定县 (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广定县(今四川蒲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蒲江县和名山县东部。隋开皇初废。
1949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宣城县城区析置,隶皖南行署区。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1950年撤销,并入宣城县。1987年撤销宣城县,改设宣州市。在安徽省东南部,东北接江苏省,东南邻浙江省。面积1.23万平方
①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清一统志·建宁府》: 金竹关 “在浦城县东北八十里”。②一名金局关。在今湖北大悟县东黄站镇附近。旧属黄安县。《清一统志 ·黄州府二》: 金局关 “在黄安县西北九十里。西接汉阳府
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22铜仁府铜仁县: 铜仁大江 “源出乌罗司 (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乌罗镇) 西九龙山,东流经城南,又东入湖广麻阳县界,谓之锦水,下流入于沅江”。
亦称东兴安岭。在今黑龙江省中部和北部。西北一东南走向,长达400公里。《清史稿·地理志》 黑龙江省:内兴安岭“正支又东北为嫩江源。又东南为库穆尔,为东兴安岭。西出一支为和罗尔,又西曰乌云和尔冬吉。正支
即今浙江慈溪市东五十二里施公山村。元置巡司于此。
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大通河畔。《水经·河水注》: 浩亹河 “东南径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即此。
从今四川江津市东北猫儿沱经綦江县城至三溪矿场 (今三江镇)。全长86公里。1943年动工兴建,1945年建成猫儿沱至石佛冈段,长67公里。石佛冈至三溪 (今三江镇) 段,至1947年才建成。旧铁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