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支城
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九支县置,属泸州。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打鼓镇东北古纯村。元废。
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九支县置,属泸州。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打鼓镇东北古纯村。元废。
①又名比水、泌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源出今河南泌阳县东北,西南流经县南,又西南流经唐河县北,会北来之赵河名曰唐河。又西南流经新野县东,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白河。《吕氏春秋·似顺论·分职》
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尚书· 伊训》: “造攻自鸣条。” 《史记·殷本纪》: “桀奔于鸣条。” 《正义》 引 《括地志》:“高涯原在蒲州安邑县北三十里南阪口,即古鸣条陌也。鸣条战地
唐永徽中改攑溪戍置,属龙门州(龙州)。在今四川平武县南九十里。后废。
东阳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源出大盘山南麓, 南入东阳江。清康熙《金华府志》卷3:赤松溪“发源盘泉山顶东玉壶,南流至卧羊山,又有赤松涧至此合, 东流十余里,入东港”。
唐龙纪元年 (889) 置,治所在楼烦县 (今山西娄烦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娄烦县及静乐县东南部。北宋咸平五年 (1002) 移治静乐县 (今静乐县),熙宁三年 (1070) 废,十年 (1077) 复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呈贡千户,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呈贡县。属晋宁州。治所即今云南呈贡县。呈贡系彝语“扯过”的音译,“扯”为稻谷,“过”为海湾,意即盛产稻谷的海湾。清代属云南府。民国初属云南
北周天和元年(566)改武乡县置,属褒中郡。治所即今陕西汉中市东北武乡镇。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 九年(626)废。古县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改武乡县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东。属汉
明成化九年(1473)置,属秦州。治所即今甘肃礼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上:礼县“筑城于(礼店千户)所城西,从礼店之旧也”。清初属巩昌府,雍正七年(1729)还属秦州。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
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桂阳州》: 蓝溪水 “源出蓝岭,东流入岿”。
在今新疆策勒县东南于田县西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62: 喀喇塔什山,“喀喇塔什之水出其北麓。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