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北宋置,属河南县。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四里伊河北。金改属洛阳县。②北宋置,属邻山县。在今四川大竹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62渠州:龙门镇“在邻山县西四十五里”。③北宋置,属巴西县。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
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北,松花江支流。《清一统志·吉林一》:巴兰河“在宁古塔城东北六百余里。源出巴兰窝集,南流入混同江”。松花江左岸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钦定盛京通志》:“国语(满语)巴兰,形势也。”
①西魏大统十二年(546)改化政郡置,属夏州。治所在岩绿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辖境相当今陕西榆林市和横山县西部、内蒙古乌审旗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置,为弘州治。
元至元十八年 (1281) 改叙州置,属四川行省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在宜宾县 (今四川宜宾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宜宾、自贡、富顺、高县南溪等市县地。明洪武六年 (1373) 改为叙州府。元至元十八年
即隆坊镇。今陕西黄陵县西北四十里隆坊镇。
在今陕西临潼县城南骊山西北麓。初名骊山汤。秦始皇于此砌石起宇,汉武帝又加修饰。后为历代帝王巡幸沐浴之所。唐时在华清宫内,故名华清池。杨贵妃曾浴于此。白居易《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三国吴黄武二年 (223) 析沙羡县置,属长沙郡。治所在兢江口 (今蒲圻市东北西梁湖畔衙门咀遗址)。《元和志》 卷27蒲圻县: “因蒲圻湖为名。”西晋迁治今嘉鱼县西南中洲上。东晋还治兢江口。南朝宋属江
西魏置,为岳州治。治所在孝昌县 (今湖北孝昌县北)。隋初废。西魏置,治今湖北省孝感市北。属岳州。辖境约当今湖北省孝感市一带。北周废。
元至元中改袁州置,治所在宜春县 (今江西宜春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萍乡二市及分宜、万载县地。至正二十年 (1360) 朱元璋改为袁州府。元至元中升袁州为路,治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市)。属江西行省。辖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改松潘卫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南坪、若尔盖、红原、马尔康、黑水等县及甘肃迭部县东南一带。嘉靖四十二年(1563) 复改为松潘卫。见“松潘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