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岫山
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云岫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十里。有烟霞坞、林麓之胜,冠于境内”。
②在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境。《舆地纪胜》卷117高州:云岫山“在信宜县北(西)七十三里。上有光正侯庙”。《方舆纪要》卷104信宜县:云岫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高险,中有一峰耸拔,人莫能至,云常盖其上”。
③在今广东新兴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天露山”条:“相近有云洞山,亦曰云岫山。旧有云岫营,亦接新兴县界。嘉靖三十五年征良塘巢,即此山也。”
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云岫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十里。有烟霞坞、林麓之胜,冠于境内”。
②在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境。《舆地纪胜》卷117高州:云岫山“在信宜县北(西)七十三里。上有光正侯庙”。《方舆纪要》卷104信宜县:云岫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高险,中有一峰耸拔,人莫能至,云常盖其上”。
③在今广东新兴县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天露山”条:“相近有云洞山,亦曰云岫山。旧有云岫营,亦接新兴县界。嘉靖三十五年征良塘巢,即此山也。”
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82兴宁县 “玛瑙堡” 条下: “又新沟隘,在县 (治今兴宁镇) 东南八十里。(明) 正德中,瑶、僮为患,官军讨之,屯于新沟,以扼其要路。”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北二河乡(二道河子)。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五常厅:东北“五十里二道河子街,有莫勒恩河渡口”。
在今江西湖口县北八里。清时设千总驻防。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置,属建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西南。景明末废。永熙二年(533)复置。东魏时,与赭阳县合并为建城县。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118腾越州: 球牟山 “下峻上平,可居以避寇。山顶有池,池旁有穴,下注为伽和池。正统间,麓川贼寇边,守御官军据此立寨。军民潜避其上。亦名梗寨山”。
在今安徽和县南长江西岸西梁山。《清一统志·和州》: 梁山镇 “在州南梁山下。萧齐建元二年尝置二军于东西梁山。《九域志》: 历阳县有梁山寨。本朝康熙二年设游击守备等官统兵驻守”。(1)古镇名。在今安徽省
即今云南永善县西南四十八里米贴。清雍正六年(1728)于此置永善县。雍正八年(1730)迁治今县南九十四里莲峰。1951年迁治井田镇(即今永善县)。“米贴”系由彝语“咪贴”音译转写。“咪”意为天,“贴
北宋置,属怀仁县。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五十四里临洪村。金属赣榆县。明置巡司于此。清废。古镇名。即今江苏省东海县东北临洪。北宋属怀仁县。明置巡检司及盐场于此。
唐置,属庆州都督府。侨治庆州怀安县(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后废。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九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志》又曰:卫北三舍有龙潭,四序渊澄,其深莫测,谓之小分水岭。”《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大分水岭”条下:“小分水岭在卫北九十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