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汶

五汶

今山东泰安汶水及其四条主要支流的合称。晋郭缘生《述征记》:“泰山郡水皆名曰汶。汶凡有五:北汶、嬴汶、牟汶、柴汶、浯汶, 皆源别而流同。”《元和志》沿用。据《水经注》,五汶应为汶水干流及牟汶、北汶、石汶、柴汶。


山东省泰安市南汶水及其四条主要支流的合称。晋郭缘生《述征记》:“泰山郡水皆名曰汶。汶凡有五:北汶、嬴汶、牟汶、柴汶、浯汶,皆源别而流同。”据《水经注》,五汶应为汶水干流经流及牟汶、北汶、石汶、柴汶之总称。一、干流上游流经今莱芜市西北古嬴县南,应即《述征记》所谓嬴汶。二、牟汶出今莱芜市东古牟县南,西流至泰安市东入汶。今地图以此为汶水正源。三、北汶今名泮河。源出泰山西北谷,南流至今泰安市西南,古时折东至牟汶口南入汶,今改道东南流入汶。四、石汶又名环水,今称梳洗河。源出泰山南麓,南流折东入北汶。五、柴汶一名淄水。上源即今新泰市西北之羊流河,西南流合今小汶河,西北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汶。六、《述征记》所谓浯汶,即浯水。源出今莒县北,东流至高密市西入潍河。既非汶水支流,也不在古泰山郡境内,不应属“五汶”之列。


猜你喜欢

  • 弥勒石溪

    在今云南澄江县北。《清一统志·澂江府》: 弥勒石溪 “在河阳县北。源出罗藏山西麓,合众涧流为溪,出弥勒石口,会于锦溪,溉田甚多”。

  • 民丰县

    1947年改民丰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民丰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南接西藏自治区。属和田地区。面积5.75万平方千米。人口3.4万,有维吾尔、汉、回、柯

  • 十三都镇

    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端大桥头。明置巡司于此。

  • 白狗县

    北齐置,为齐兴郡治。治所在白苟堆(今河南正阳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淮川县。古县名。北齐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以治所白狗堆得名。为齐兴郡治。隋开皇初改名淮川县。

  • 上都路

    蒙古中统四年(1263)于开平府置,至元五年(1268)省府入路,后属中书省。治所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兆奈曼苏默上都故城)。辖境相当今东自河北承德市、滦河,西至山西广灵、灵丘,南至河北涞

  • 古尼山

    亦作古泥山、古宜山。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五里。《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九曲山”条内:“《志》云:县境有古尼山,峰峦环抱,岚气凝聚。”

  • 索美村

    即今四川得荣县驻地松麦。《中华民国行政区划简表》 得荣县: “县治设于索美村。” 1958年建团结乡,1984年改为松麦乡。“松麦” 即 “索美”的异译,藏语意为 “开朗清新”。

  • 归信县

    北宋太平天国元年(976)改归义县置,为雄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雄县。《资治通鉴》: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宋白曰,“归义县,宋朝避太宗潜藩旧名,改为归信县”。明洪武初省入雄州。古县名。北宋太平兴国

  • 勇田郡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447) 置,属河州。治所在勇田县 (今甘肃临洮县北七十里辛店乡康家崖)。后改为勇田县。

  • 静塞军

    ①唐开元十九年 (731) 改障塞军置,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资治通鉴》: 唐天宝元年 (742),“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胡三省注: “静塞军在蓟州城内。”②唐大历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