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侯官县

侯官县

①西汉置,属上郡。方位缺考,当在今陕西省北部或内蒙古境。后废。

② “侯” 一作 “候”。东汉末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西晋为晋安郡治。隋开皇九年(589) 改为原丰县,十二年 (592) 改为闽县。唐武德六年 (623) 复分闽县置,属泉州,治所在今闽侯县东南侯官镇。八年 (625) 废。长安三年 (703) 复置,仍属泉州。贞元五年 (789) 移治今福州市,为闽州治。元和三年 (808) 又废。五年再置,属福州。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 改为闽兴县,永和元年 (后唐清泰二年,935) 复旧为长乐府治。五代汉乾祐元年 (948) 为福州治。元为福州路治。明、清为福州府治。1913年3月和闽县合并为闽侯县。

③东汉置,为张掖属国治。治所约在今甘肃高台县境。后废。


古旧县名。侯,又作候。东汉末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属建安郡。西晋属晋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为原丰县,十二年易名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分闽县置,属泉州。治今福建闽侯县驻地甘蔗镇东南侯官镇,八年废。武周长安三年(703年)又置,仍属泉州。贞元五年(789年)移治今福州市。元和三年(808年)又废,五年再置,属福州。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改为闽兴县,永和元年(935年)复侯官县。元侯官县与闽县同为福州路治。明、清同为福州府治。自唐贞元后,辖州、路、府治西境。1913年与闽县合并,改设闽侯县,取闽、侯官二县首字为名。1933年仍分闽侯县置,治今闽侯县西北白沙镇。1934年复与闽县合并为闽侯县。


猜你喜欢

  • 麻溢湖

    在今湖南安乡县北。《清一统志 ·澧州》:麻溢湖 “在安乡县北四十里文田村。相近有大滋、北伯、黄容等湖”。

  • 卜颜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木兰县城东十三里五站屯。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木兰县白杨木河入松花江处。隶奴儿干都司。后废。

  • 金溪究

    即禁谿。今越南红河支流山阳河。《后汉书·马援传》 注: “ 《越志》 云: 徵侧兵起,都麊泠县。及马援讨之,奔入金溪究中,二年乃得之。” 《水经· 叶榆河注》: “后汉遣伏波将军马援将兵讨徵侧诗 (索

  • 高天山

    一名高田山。在今山西吉县东。《清一统志 ·平阳府一》: 高天山 “在乡宁县东四十里。峰峦峻绝,高出群山”。

  • 排云 (雲) 隘

    在今江西宁都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宁都县: 排云隘 “在县西南三十里”。

  • 顺德府

    蒙古中统三年 (1262) 改邢州置,治所在邢台县 (今河北邢台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沙河以北,泜河以南地。至元二年 (1265)改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 (1368) 复为顺德府,属河南

  • 公会墟

    即今广西贺县西南公会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贺县图:西南有公会墟。

  • 色哷库尔

    即塞勒库勒。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清宣宗实录》:道光八年(1828)九月,“至叶尔羌所属之色哷库勒地方,向设五品阿奇木”。即此。

  • ①商、周时邑,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逸周书·世俘》: “新荒命伐蜀。”②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春秋》: 成公二年 (前589),“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又 《左传》: 宣公十八年 (前591

  • 三柱山

    一作三注山。在今山东日照市南。《水经·沭水注》:葛陂水“发三柱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