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泽县

光泽县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邵武县地置,属邵武军。治所即今福建光泽县。《寰宇记》卷101邵武军光泽县:“以乡为名。”元属邵武路。明、清属邵武府。1913年属福建北路道。1914年属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西北部、富屯溪上游,邻接江西省。属南平市。面积 2232 平方千米。人口15.5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杭川镇。五代北周至北宋初为邵武县之财演镇。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于镇置光泽县;划邵武县之光泽、鸾凤二乡隶之,故名。《太平寰宇记》邵武军光泽县:“本邵武县地,皇朝(宋)太平兴国六年,割邵武之光泽、鸾凤二乡,于县之西八十里、地名财演镇立光泽县,以乡为名。”属邵武军。元属邵武路。明、清属邵武府。1913年属北路道,次年改称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9月属第一专区,1950年3月改称建瓯专区,9月改称建阳专区。1956年属南平专区。1971年属建阳地区,1988年改称南平地区。1994年属南平市。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地区,富屯溪及其支流西溪和北溪流贯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甘薯、茶叶、笋干、香菇、药材等。多松、杉、竹,森林覆盖率达67.7%。霞洋、龙来舟一带属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水力资源丰富,为全国农村基本电气化县之一。工业有机械、森工、化肥、水泥、食品、电力、纺织等。鹰厦铁路斜贯。福花、水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杉关、铁牛关、洞光岩、清建司前泰安桥。


猜你喜欢

  • 丁堰镇

    ①明置,属如皋县。即今江苏如皋县东丁堰镇。《方舆纪要》卷23如皋县:丁堰镇在“县东四十里。嘉靖中,倭贼尝犯此”。②即今江苏常州市东南十五里丁堰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记:“丁堰镇在城东南一十五

  • 松风亭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舆地纪胜》 卷99惠州,松风亭 “在弥陁寺后山之巅,始名峻峰、植松二十余株,清风徐来,因谓松风亭”。苏东坡有 《游松风记》。

  • 白狗县

    北齐置,为齐兴郡治。治所在白苟堆(今河南正阳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淮川县。古县名。北齐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以治所白狗堆得名。为齐兴郡治。隋开皇初改名淮川县。

  • 会稽山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周礼·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山海经·南山经》:“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

  • 射阳郡

    北齐置,治所在盐城县 (今江苏盐城市)。南朝陈改为盐城郡。北齐置,治今江苏省盐城市。属东广州。南朝陈改名盐城郡。

  • 昌衍乡

    又作昌平乡。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左传》: 僖公二十九年 (前631),“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注: “昌衍,鲁县东南有昌平城。” 《史记·孔子世家》:

  • 建德县

    ①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分富春县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七年 (228) 属吴郡。南朝梁属东阳郡。陈属金华郡。隋开皇九年 (589) 省。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

  • 沙岭墩

    明置,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四十里沙岭镇。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9承德县:沙岭堡在“城西四十里……即明之沙岭墩”。

  • 隃麋泽

    在今陕西千阳县东八里。西汉置隃麋县,以此为名。后湮。在今陕西省千阳县东。附近宜种粳稻。今湮。

  • 都乐营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西江北岸都乐圩。《清一统志·肇庆府》 “扶赖营” 条: “都乐营,明隆庆五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