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洞山汉墓
在今江苏徐州市北二十里洞山村。为西汉早期楚王墓。1986年发掘,在封土堆之下,凿山为室, 由墓道、甬道、主墓室和附属建筑几部分组成。规模宏大。主室内设前堂、后寝、厕间、侧室、耳室,均凿山而成。附属建筑低于主室3米左右,分四进院落。墓内出土铜钱、陶俑、金缕玉衣片、金带钩、铜印等珍贵文物。
在今江苏徐州市北二十里洞山村。为西汉早期楚王墓。1986年发掘,在封土堆之下,凿山为室, 由墓道、甬道、主墓室和附属建筑几部分组成。规模宏大。主室内设前堂、后寝、厕间、侧室、耳室,均凿山而成。附属建筑低于主室3米左右,分四进院落。墓内出土铜钱、陶俑、金缕玉衣片、金带钩、铜印等珍贵文物。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本明下洞长官司, 清雍正七年(1729)改土归流。乾隆元年(1736)设巡司。后移巡司于古丈坪。
①金大定七年 (1167) 改保定县置,为泾州治。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泾河北岸。以泾水为名。明洪武三年 (1370) 省入泾州。②1914年改泾县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泾川县。1927年直
即褒谷南口。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蜀汉建兴十二年 (234),魏延先至,“据南谷口”。杨仪等奉武侯之丧还,延迎击仪。延军皆散,仪遣马岱追斩之。
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清一统志·建昌府一》: 福善山 “在南丰县西南五十里。峻嶒高峻,与军山并峙。产茶最佳”。
在今新疆于田县境。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7:克里雅河“发源于阗南山伊西里库尔,出源北流,……经于阗城东,又北流……没于沙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源出中昆仑山乌斯腾塔格山西侧,北流经于田
隋开皇九年 (589) 置,治所在余杭县 (今浙江余杭县西余杭镇)。次年移治钱唐县 (今浙江杭州市)。开皇十一年 (591) 又移治柳浦 (今浙江杭州市南凤凰山麓、钱塘江滨) 西。《寰宇记》卷93: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白路土百户。
①即今河南宝丰县北净旸河。 《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径郏县故城南, 滶水注之。 水出鲁阳县之将孤山,东南流,……又东北至郏,入汝。”②即敖水。今湖北钟祥市北之长寿河、敖河。《明史·地理志》 钟祥县
亦作巴补、巴普。西辽属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西南纳伦河北岸。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八普城“西瓜大者五十斤,长耳(按:指驴)仅负二枚,其味甘凉可爱”。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改建武军置,治所在南城县 (今江西南城县)。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等县地。元升为建昌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建武军改名,治南城县(今属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