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置,属盘石县。在今四川资中县南六十里陈家场。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上蔡县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北。大业初属竟陵郡。唐初废。②五代梁乾化三年(913)改唐城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后唐同光元年(923)复为唐城县。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郊河埒办事处。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无锡县西有 “河埒口镇”。并记: “河埒口、荣巷、徐巷皆在惠山之南,亦称山南,为锡宜、开原二汽车路所经,居民颇善经商。”
南朝宋元嘉中析番禺县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朝梁废。古县名。南朝宋文帝时置,治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属南海郡。南朝梁废。
①在今湖北南漳县西。《方舆纪要》 卷79南漳县: 猫儿关在 “县西四十里”。②即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龙口河畔猫儿观。《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猫儿关 “在县北百里。山路险峻,可达郧、襄”。
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清一统志·甘州府》:山南关“在张掖县东北四十里人祖山口。明嘉靖二十七年,巡抚杨博置,关城四面凡二十丈有奇。城濠三面、凡三丈有奇”。
①即泉山。在今辽宁瓦房店市复州城镇南五十里。《资治通鉴》:唐咸亨三年(672)讨高丽酋长剑牟岑叛军,十二月,“高侃与高丽余众战于白水山,破之”。《新唐书·高丽传》 高侃作高偘,白水山作泉山。②在今浙江
在今四川三台县。产井盐。民国设场长,理盐务。
即今浙江富阳市东南大源镇。清光绪《富阳县志》卷2:大源镇“由大船埠南行至此,距城十四里”。(1)在浙江省富阳市东部。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源,人口5000。大源溪流经,故名。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9夔州府大昌县:九水坪“在县东百二十里。《志》云:其下水流环汇,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