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碾
即南壕堑。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
即南壕堑。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
北宋皇祐三年(1051)置,属江安县。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永宁河东,旧纳溪县城)。《宋史·蛮夷传》:熙宁十年(1077),“罗苟夷犯纳溪砦。初,砦民与罗苟夷竞鱼笱,误殴杀之,吏为按验。夷已忿,谓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北层台乡。二十七年(1394)废。
明嘉靖十五年(1536)置,治所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五里老营镇。后废。
即阳水。今山东青州市南阳河。《宋书·索虏传》: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杨水口两岸设伏”。《水经·淄水注》 杨守敬《疏》谓即阳水。
即沓氏县。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镇东南。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辽东有沓县。” 应即沓氏县。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二十五里大潘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南宫县图:东有大潘庄。
即今辽宁法库县南五十里大孤家镇。《奉天省全界地图》:法库县南有大孤山子。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普济州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改为普济州长官司。明永乐二年(1404年)改普济州置,治今四川省米易县西北,属四川行都司
唐“岭南五管”简称。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区及越南北部。《旧唐书·地理志》:“永徽后,以广、桂、容、邕、安南府, 皆隶广府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岭南五管。”其后广州都督府称号有变,而五管之名仍
在今广东韶关市东。北宋向子湮有 《减字木兰花 ·登望韶亭》 词。在今广东省韶关市东。北宋向子諲有《减字木兰花·登望韶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