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安县

南安县

①秦置,属蜀郡。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西汉属犍为郡。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卷3 《蜀志》: 南安县在 “郡东四百里,治青衣江会。……有柑橘官社。汉有盐井。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南齐以后废。

②三国吴分南野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西晋太康五年 (284) 改为南康县。

③西晋太康元年 (280) 置,属南平郡。治所即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隋开皇十八年 (598)改名华容县。

④南齐置,为南安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剑阁县。《梁书·始兴忠武王憺传》: “时魏袭巴南,西围南安,南安太守垣季珪坚壁困守,憺遣军救之,魏人退走。” 即此。西魏改为普安县。

⑤南齐置,属齐安郡。治所即今湖北新洲县。隋开皇五年 (585) 为黄州治。开皇十八年 (598) 改置黄冈县。

⑥南齐置,为南安侨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八十里来牟乡。隋初废。

⑦南朝齐置,属宋熙郡。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或鹤山市境。隋平陈,废入平兴县。

⑧南齐置,属高兴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化州、廉江、遂溪等市县地。隋开皇时废。

⑨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晋安县置,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元和志》 卷29泉州南安县: “因县南安江,取以为名。” 大业初属建安郡。唐武德五年 (622) 为丰州治。贞观元年(627) 州废。圣历二年 (699) 为武荣州治。三年州废。景云二年 (711) 后属泉州。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福建南路道。1914年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37年移治溪美镇 (即今南安市)。1993年改设南安市。

⑩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犍州。治所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五里木城镇。二年 (619) 改属眉州。五年 (622) 废入洪雅县。开元七年 (719) 复置,属义州。八年 (720) 又废入洪雅县。

(11)唐永淳元年 (682) 又分南康县置南安县,属虔州。治所在今江西信丰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信丰县。

(12)南宋嘉定四年 (1211) 以上犹县改置,属南安军。治所即今江西上犹县。蒙古至元初属南安路,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为上清县。

(13)1913年改南安州置,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南五十里云龙镇。因与福建南安县重名,1914年改摩刍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四川省乐山市。属犍为郡。南朝梁属齐通郡。北周废。(2)三国吴分南埜县置,治今江西省南康市。因地近岭南地区得名。属庐陵郡。西晋太康初改名南康县。(3)南朝宋时置,治今四川省剑阁县。为南安郡治。北周改普安县。(4)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新洲县。属齐安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黄冈县。(5)东魏置,治今河南省叶县南。为南安郡治。北周废。(6)南朝齐置,治今四川省荣县西。南安郡治。隋废。(7)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夹江县西北。属犍为郡。五年废。开元七年(719年)复置,次年又废。(8)唐永淳元年(682年)析南康县置,治今江西省信丰县。属虔州。天宝元年,以与泉州南安县同名,改信丰县。(9)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以上犹县改名。治今江西省上犹县,属南安军。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为永清县,寻复名上犹县。(2)古旧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晋安县置,治今福建省南安市丰州镇。属泉州。唐武德、圣历时于县置丰州、武荣州。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37年迁治溪美镇。1993年撤销,改设南安市。(3)旧县名。1913年由南安州改置,治今云南省楚雄市南云龙镇。1914年更名摩刍县。


猜你喜欢

  • 定辽后 (後) 卫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辽东卫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后废。

  • 云县

    1913年改云州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云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西南部。属临沧市。面积3760平方千米。人口40.5万。辖3镇、11乡(含2彝族乡、2彝族布朗族乡、2彝族傣族乡、1

  • 方广岩

    在今福建永泰县东北四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旧志》:“峭拔千仞,上有石室,周围二千丈,可容千人。石乳参差,下垂瀑布千丈。有泉曰龙尾泉。”在福建省永泰县城西葛岭山腰。为石灰岩溶洞,高约40米,

  • 万里城

    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一百七十里。《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万里城在屯务“厅北一百七十里。为抚边屯通崇化屯之间道,连山如城,故名”。

  • 巴克特里亚

    即大夏。中亚细亚古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

  • 勐 (猛) 丁

    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北六十四里老衙门。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设掌寨。

  • 罗罗关

    亦作倮㑩关。 明置, 属宁番卫。 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深沟乡境。《明一统志》 卷73四川行都司: 沙陀关、罗罗关 “俱在宁番卫城东一百七十里”。《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沙沱关” 条内:

  • 桂阳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桂阳军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平阳县 (今湖南桂阳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桂阳、蓝山、嘉禾、临武等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 改为桂阳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桂阳军置

  • 石马镇

    ①北宋置,属仁寿县。在今四川井研县北。《舆地纪胜》卷150隆州:石马镇“在仁寿县西南六十五里”。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万岙乡河北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石马镇在“县南五里石马山下。嘉靖三十七年倭贼

  • 徒人城

    即三角城。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元和志》 卷13晋阳县: “三角城,在县西北十九里,一名徒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