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州

南州

①北周置,治所万川郡万川县 (今四川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隋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隆阳县 (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辖境相当今四川綦江及重庆市南桐矿区。三年 (620) 改为僰州,四年 (621) 复为南州。先天元年 (712) 改隆阳县为南川县。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川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南州。北宋皇祐五年 (1053) 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博白县 (今广西博白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博白县及陆川县部分地。六年 (623) 改为白州。

④亦作南洲。姑孰城别名,即今安徽当涂县。《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宣武 (桓温) 移镇南州。”《舆地纪胜》 卷 18太平州 “南州” 引 《晋阳秋》曰: “姑熟,桓玄所出,大筑府第于国南,故曰南州。”

⑤五代南唐保大三年 (后晋开运二年,945) 改漳州置,治所在龙溪县 (今福建漳州市)。《舆地纪胜》 卷131漳州 《州沿革》: 漳州,“ 《通鉴》: 后晋思王开运二年,唐王以董思安为漳州刺史,思安以父名漳,唐主改漳州为南州”。辖境相当今福建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北宋乾德四年 (966) 复为漳州。


(1)东晋、南朝时,以江州在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之南,亦称南州。《陈书·华皎传》:天嘉初,知江州事,镇湓城(今江西九江市)。“时南州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文帝令皎以法驭之”。(2)东晋、南朝时以姑孰(今安徽当涂县)为南州。《晋书·桓温传》:桓温镇姑孰,太和四年(369年)率众北伐,“百官皆于南州祖道”。(3)北周置,治安乡县(今重庆万州区)。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万州区和梁平县地。隋开皇初废。(4)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隆阳县(后改南川县,今重庆綦江县北)。辖境相当今重庆市綦江、万盛二县区,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南州。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废。(5)唐武德四年置,治博白县(今属广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和陆川县西部地。武德六年改名白州。(6)五代晋开运三年(946年)改漳州置,治龙溪县(今福建漳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复为漳州。


猜你喜欢

  • 锡岩

    又名锡岩仙洞。在今湖南衡东县东三十五里鱼形乡锡岩村金觉峰东麓。清光绪 《衡山县志》:“唐时锡封金觉,故山名金觉,岩名锡岩。” 石壁上镌有晋人谢灵运、明成化年间衡山知县鲍德等诗词。

  • 范州水

    在今广东高明市 (高明镇) 西北。《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明县: 范州水在 “县 (治今明城镇) 东三十里。源出灵云山,接府东南百十里之北港水,汇牛围水入仓步水。元至正初,北港水自罗郁港引大江入

  • 卢溪村

    即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八十里芦溪乡。明万历《祁门县志》卷4《乡市》有卢溪村。

  • 皖南行署区

    1949年置,治所在芜湖县 (今安徽芜湖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地区。1952年4月撤销。1949年5月以安徽省南部地区设置(省级)。行政公署先驻屯溪市,后迁芜湖市,1951年再迁合肥市,与皖北行

  • 三山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临山卫。在今浙江慈溪市治浒山镇。《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三山守御千户所“嘉靖三十四年倭寇犯此,守将刘朝恩败却之”。又称浒山千户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

  • 葱岭河

    即今新疆塔里木河 上源叶尔羌河。《汉书· 西域传》: “其河有两源: 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 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作葱岭南河。古水名。即今新疆维吾

  • 鲁溪山

    ①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七十里,枕鲁溪上。有石佛洞,传为刘真人修道处。《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鲁溪洞 “幽邃嵌空,有楼台宫阙之状。峭壁环奇,龛像交列,有真仙古佛之容仪,虽绝世工巧追琢不能及”。②在今

  • 天同岙

    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北岑港镇东南。《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天同岙“在舟山之岑江司东南”。

  • 崇妃园寝

    在今河北易县西清西陵内崇陵东一里。是光绪帝的贵妃珍妃和瑾妃的园寝。崇陵和崇妃园寝在1938年均被盗掘。

  • 都卢城

    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可兰山下。《清一统志·平凉府二》: 都卢城 “武王誓师牧野,有曰卢人,即其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