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左翼次旗
即和硕特南左翼次旗。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
即和硕特南左翼次旗。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
又称嘉应寺石塔。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南十里嘉应寺村北。寺建于隋开皇三年 (583),初名嘉应寺。北宋治平二年 (1065) 改名治平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存石塔三座,中心塔八角形,始建于唐天宝八年 (74
清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捷米尔利克河与察林河汇合处南岸。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卷1: “由锡伯卡伦接连迤西转南而东,大小卡伦十七处: 特穆尔里克、特穆尔里克渡口……额鲁特领队大臣专辖。”
亦名茂市镇。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三十里白马镇。附近有黄市井古盐井遗址。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茂市镇名白马庙, 西南三十里。”集镇名。(1)在安徽省桐城市中部、龙眠河东岸。白马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一百三十二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打陇宗,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东汉永平十四年 (71) 置,属苍梧郡。治所当在今广西平南以东、广东肇庆市以西浔江 (西江) 流域一带。西晋以后废。
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晋书·陶侃传》:西晋末, 杜弢乱, “时周为荆州刺史, 先镇浔水城,贼掠其良口”。《方舆纪要》 卷76蕲州: 浔水城 “在州东。《浔阳记》 谓之兰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阿拉湖以东。清乾隆《西域图志》 卷11: 斋尔 “东北距额敏三百里。地广,饶水草。旧为阿克巴、拉布里木、杜尔巴、推素隆、伊克呼拉尔五集赛游牧之所。乾隆二十四年大兵进剿准噶尔,五集赛
①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 (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三国魏黄初中移治
在今甘肃西南境。《方舆纪要》 卷60洮州卫: 野庞河 “在卫西。源出西倾山,经西番东境,北流五百余里,入黄河”。
亦作刷烟河、双阳河。即今吉林双阳县之双阳河, 为饮马河支流。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伊勒们河“又西北径姚家城子东,苏斡延河西来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