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造岘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寰宇记》卷112武昌县:吴造岘,“《舆地志》云,孙权于樊口被风破船,凿樊岭而归,因以为名”。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寰宇记》卷112武昌县:吴造岘,“《舆地志》云,孙权于樊口被风破船,凿樊岭而归,因以为名”。
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南三十七里贾宋镇。清康熙 《南阳府志》 卷2 《集镇》: 镇平县南有贾宋镇。(1)在河北省南和县西北部。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贾宋,人口2980。建村时贾、宋二姓
又名平库河。即今黑龙江省塔河县西北盘古河。《清史稿·地理志》 漠河直隶厅: “又南旁乌河,东南流,左受巴达吉察,右受札克达奇,屈东北,右受布尔嗄里河、沽里干河,入黑龙江。”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东北唐行镇。清光绪 《嘉定县志》 卷 1: 唐家行在 “县治东北十八里”。
在今河北海兴县南二十二里高湾镇。明长芦盐场之一,雍正十年 (1732) 废。
在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乡境。《方舆纪要》 卷60河州: 湫池 “在州西北积石关西。周回三十里,池岸万木森然,雅著灵异。土人号为显神池”。《清一统志 ·兰州府一》:湫池 “在河
辽置,属奉圣州。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金属德兴府。蒙古中统四年 (1263)为云州治,至元二年 (1265) 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 复置,移治龙门镇 (今赤城县西南龙关镇)。明初废。
①西晋置,属乐平郡。治所在今山西寿阳县西南。在寿水之阳,故名。永嘉后废。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寿阳县。大业初属太原郡。唐属太原府。金属平定州。元属冀宁路。明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章水出其下,山南为南源,山北为北源。《山海经·海内东经》: “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注江。” 《明一统志》 卷58南安府:聂都山 “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相传昔有聂姓者开都以居民,故名
又作岭谿、林谿。即今西藏浪卡子县东南林区。“林”,藏语意为洲。清乾隆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东南林区。
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北南嵌溪。清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卷1: 南嵌港 “自竹堑至南嵌,俗云九十九溪,内多一溪十数弯折者,潮过小凤山,至南嵌社,南受查内山水,东受关渡门水,西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