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阳镇
即堂阳镇。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北。《金史·地理志》 作唐阳镇。
即堂阳镇。在今河北新河县西北。《金史·地理志》 作唐阳镇。
又名大浪泵或大隆同。指今台湾省台北市北、淡水河与基隆河会流点之南。本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大浪泵社地,后与奇武卒社合并。清乾隆初闽人入垦, 称为大浪泵庄。嘉庆七年(1802)形成市街,改称大隆同。同治年
即今湖北广水市东。《舆地纪胜》卷83随州:白泉河“在应山县东三十里。源出八十母山,悬流而下入涢”。《方舆纪要》卷77应山县:白泉河“自孔山悬流而下,流入于澴水”。
俗称布哈公。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北前旗: “牧地在青海西岸。东至科依特陀罗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车吉,北至哈达图。”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同州朝邑县: “北四里有通灵陂,开元七年,刺史姜师度引洛堰河以溉田百余顷。”
北宋置,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东北九十里。金废。
元置,即今福建古田县南旧水口。明改为驿。
地名。在今江西新建县东北。《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裴松之注引虞溥 《江表传》: “孙策在椒丘,遣虞翻说歆。” 《寰宇记》 卷106洪州:椒丘城“雷次宗 《豫章记》 云,建安四年,孙策起兵破刘勋于浔阳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中部。创建于明万历八年 (1580)。《清一统志·宁波府一》: 法雨寺 “在定海县补陀山。明建,初名海潮寺,本朝康熙二十八年重建,赐今额”。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沁县南。《左传》: 宣公十七年 (前592),“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春秋晋地。即“断道”。在今山西省沁县东南。《左传》宣公十七年(前592年):“会于断道,……盟于卷楚
一名龙溪山。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元和志》 卷34潮阳县: 龙溪山 “今名海宁岭,在县西南一百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