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岐山
在今广东清远县西南,与三水市接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清远县: 回岐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古名观岐,高耸数十仞,逶迤环抱,有回顾县治之状。下有岐水。回岐驿设于此”。
在今广东清远县西南,与三水市接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清远县: 回岐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古名观岐,高耸数十仞,逶迤环抱,有回顾县治之状。下有岐水。回岐驿设于此”。
在今四川南川市北凤嘴江(大溪河、鸭江)中。《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龙床滩“在隆化县北五十里。县有朱婆渡,滩面广百步,渡与龙床相近。古语云:‘龙床如拭,济舟必吉;龙床髣髴,济舟必没’,是语颇信”。
即临渝山。在今河北抚宁县东三十里。《魏书·地形志》: 阳东县有 “林榆山”。
即今台湾省澎湖县马公半岛西南端之金龙头。连横 《台湾通史 · 开辟纪》: 明天启二年(1622),荷兰船舰至澎湖,“复于风柜尾、金鱼头,嵵里白沙、渔翁诸岛,各造炮台,以防守海道”。即此。
明置,属海澄县。即今福建龙海市驻地石码镇。当九龙江入海之口,北达郡城之要津, 明时有兵戍守。清康熙时筑城,驻通判分防。民国初改置县佐,南靖、龙岩、平和诸县出口商货皆汇集于此。在福建省龙海市中部、九龙江
即宗喀。今西藏吉隆县驻地宗嘎。
元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境。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长官司。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续汉书·郡国志》:东海郡兰陵“有次室亭”。注引《地道记》曰:“故鲁次室邑。”《寰宇记》卷23引《十三州志》云:“兰陵,故鲁之次室邑也。其后楚取之,改为兰
即今吉尔吉斯斯坦西部、哈萨克斯坦南部之塔拉斯河。《清一统志·伊犁》: 塔拉斯河 “在伊犁西北,吹河西南三百余里。源出天山北额得墨克岭,初分四水,北行三十余里,合流北注,东西汇入之河凡十余道,支河交会之
即怛罗斯。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尔布。因河得名。《清一统志·伊犁》: 怛逻斯城 “在塔拉斯河上游四百里。……则怛逻斯即塔拉斯,音以相近而变之”。初为厄鲁特牧地,清平定准噶尔后立有满文石碣,记载平准过程。属伊
亦作梁甫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西连徂徕山。《史记· 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 (前219) 始皇东巡,“禅梁父”。《后汉书· 光武纪》:中元元年 (56) “禅于梁父”。皆在此。后世统称徂徕山,而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