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夏州

夏州

①春秋楚地。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左传》: 宣公十一年 (前598),楚庄王伐陈,“乡取一焉以归,谓之夏州”。《史记· 苏秦传》:苏秦说楚威王曰: 楚 “东有夏州”。《集解》: “车胤撰 《桓温集》 云: ‘夏口城上数里有洲,名夏州。’”

②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升统万镇置,治所在化政郡岩绿县 (唐改名朔方,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朔方郡。唐贞观二年(628) 复置夏州,辖境相当今陕西靖边县北红柳河流域和内蒙古杭锦旗、乌审旗等地。天宝元年 (742)又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 (758) 仍名夏州。唐末以来,党项族拓跋氏世居其地并建立西夏政权。元废。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统万镇置,治岩绿县(唐改名朔方,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唐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大理河以北红柳河流域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乌审旗等地。唐末后为党项族拓跋氏所居,后为西夏领土。元废。


猜你喜欢

  • 共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四年(621)废。

  • 宁越营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镇西千户所置,属建昌镇。治所在海棠关(今四川甘洛县西北海棠镇)。初设守备,后改都司驻此。

  • 古里村镇

    古又作“罟”。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古里镇。镇西街有铁琴铜剑楼,为清道光时瞿绍基恬裕斋,曾藏书十万卷,多宋、元善本,为清末“四大藏书家”之首。

  • 上雄关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石泉县:“西北有上雄关。”

  • 东胜前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分东胜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次年废。

  • 小董墟

    明为小董村。即今广西钦州市北七十五里小董镇。明洪武五年(1372)置沿海巡司于此。

  • 富克锦城

    又作富替新、福提希。清光绪六年(1880) 建,属三姓副都统。即今黑龙江省富锦市。八年设协领驻防。三十四年 (1908) 置巡司,宣统元年 (1909) 改置富锦县。“富克锦” 为赫哲语,“江边岗地”

  • 公益埠

    即今广东台山市北端公益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辟为商埠。

  • 保安州

    ①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保安县置,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为保安县。②元后至元三年 (1337) 改奉圣州置,属上都路。治所在永兴县 (今河北涿鹿县)。辖境相当今河

  • 北和州

    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临泉县(今山西临县北二十五里故县村)。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贞观三年(629)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临泉县(今山西临县西)。贞观三年(629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