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剌王府
元外剌部驻地,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在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察干乌拉东南。从太祖时起,外剌部与皇室世代婚姻,统辖旧部。有古城遗址,城北佛寺中发现宪宗七年(1257)外剌驸马建《释迦院碑记》。
元外剌部驻地,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在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察干乌拉东南。从太祖时起,外剌部与皇室世代婚姻,统辖旧部。有古城遗址,城北佛寺中发现宪宗七年(1257)外剌驸马建《释迦院碑记》。
北魏永熙三年(534)析恒农郡置,治所在恒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辖境相当今河南灵宝市东部。北周改为弘农郡。北魏永熙三年(534年)改弘农郡置,治恒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辖境相当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新安县“合兰洲”条:“《志》云:县南百余里有大步海,中有媚珠池。南汉时采珠于此。”早巳成陆,今河道纵横。
在今安徽舒城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 “周瑜城” 条下: “又东南二十里曰茆城。相传曹操尝屯兵于其地,因筑此城。”
北魏孝昌二年(526)置,属东秦州。治所在长蛇镇(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北周为安夷郡治。隋开皇十三年(593)移治今宝鸡县西北县功镇。十八年(598)改名吴山县,后废。义宁元年(617)复
在今越南北部孟崩境。清初置猛蚌寨土寨长,由猛丁分管。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清史稿·地理志》:定海直隶厅有“东、西福山”,即此。
清宣统二年 (1910) 改凭祥州置,属太平府。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1912年改为凭祥县。
在今山西左云县北二十里三屯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三屯堡“在左卫北。隆庆三年土筑,万历二年增修。周不及一里,分边亦仅一里零,边外土城一带,即属部驻牧。堡虽临边,而山险足峙,左卫之屏障也”。在今山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元属元江路。明废。大理国置,在今云南省普洱县南思茅镇西南官房。元属元江路。后废。
北宋皇祐中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上映乡。元属镇安路。明洪武五年(1372)废为上映洞,万历三十二年(1604)复升为上映州,属思恩府。清雍正七年(1729)改属镇安府。1917年并入向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