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武垅社

大武垅社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南玉井乡东北约二里竹围。旧为高山族大武垅社。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大武垅社“离府治四十里” (高拱乾《台湾府志》作“离府治六十里”)。


猜你喜欢

  • 牛头寺

    ①亦名长乐寺。后名永福寺。在今四川三台县西门外半里牛头山下。唐杜甫有《上牛头寺》、《望牛头寺》诗。②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二十里樊川北。《清一统志·西安府四》:唐贞元六年建,内有四季柏,形如张盖,四时皆花”

  • 郏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郏县。西晋属襄城郡。 北魏改为城县。 北宋复改郏县, 属汝州。崇宁四年 (1105) 属颍昌府。后复改为郏城县。②元大德八年 (1304) 复置,属汝州。

  • 庾岭

    ①一名长林岭。在今江西东乡县南。《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东乡县: 庾岭在 “县南三里。一名长林岭。俯临通衢。又南数里曰金峰,亦高耸。《志》 云,县治在庾岭北,大夫冈之左,三港之口是也”。②即大庾岭。

  • 西周铺

    即今浙江象山县西西周镇。清乾隆《象山县志》卷1:西周铺在县西“五十五里”。地处县城之西,周姓居多,故名。

  • 灭怯思城

    亦作蔑怯思城、麦怯斯城。为阿速国都城。在今俄罗斯高加索山北。《元史·昔里钤部传》:从诸王西征,“己亥冬十有一月, 至阿速灭怯思城,负固久不下。明年春正月,钤部率敢死士十人,蹑云梯先登,俘十一人,大呼曰

  • 平茶所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清废。

  • 高密

    战国齐邑。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史记·乐毅传》: “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高密。”古邑名。战国齐邑。在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南。《史记·乐毅列传》: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亡之

  • 函州

    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永宁县 (今河南洛宁县)。八年 (625) 废。

  • 大营集

    即今河北枣强县南大营镇。明嘉靖《冀州志》卷3枣强县:大营集“在县南四十里”。

  • 岭南五府经略使

    唐方镇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 置,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经略使之一。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直辖广管诸州,辖境相当今广东钦山港以东除连县、连山、连南等县外大部分地区。兼领桂、容、邕、安南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