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伶仃洋。
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北。即后燕慕容隆破张愿处。《方舆纪要》 卷31禹城县引 《三十国春秋》:“隆兵至斗城,愿兵奄至,隆击却之,谓慕容德曰: 愿乘人不备,宜得大捷,而我士卒以悬隔河津势迫之故,人思自战,故能
①唐贞观七年(633)置,为龚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卷:“取南方太平之义也。”天宝初为临江郡治,乾元初复为龚州治。南宋属浔州。元属浔州路。明属浔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同心乡南。《方舆纪要》卷70兴文县“南寿山”条下:“宋时蛮酋卜漏据山为寨,一豆一蛮,数有五斗,故名五斗夷。”坝以此名。明《万历武功录》卷5:万历二年(1574)讨都掌蛮,“诸军直上五斗
①南朝梁改定州置,治所在郁林郡布山县(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古城)。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改为尹州。②东魏改定州置,治所在蒙笼城 (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北周改为亭州。(1)南朝梁置,治蒙茏城(今湖北
北宋置,属临海县。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北岸之章安镇。自西汉至唐初,历为回浦县、章安县治。《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正月丙午,“帝次台州章安镇”,即此。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北部、椒江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东松山区。原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猫里锡口社,清嘉庆二十年 (1815) 改为锡口,因旧社为名。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松山。
①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九十四里金川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通化县图:东北有小金川。1926年于此设金川设治局,1928年改为金川县。②藏名儹拉。即今四川小金、丹巴县境之小金川河。《清一统志·懋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北境。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突厥执失部置,治所确址不详。属定襄都督府。后侨治宁朔县(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界。
又名门水、鸿胪涧。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宏农涧或涧河。《后汉书·董卓传》:兴平二年(195),张济合李傕等与董承、杨奉“大战于弘农东涧。承、奉军败”。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