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平山

太平山

①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太平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有太平营,南北两山,云营二里许,滦河回绕,凭高可眺。”

②在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8:太平山在“厅城东一百里,距吉林城东北二百七十八里”。

③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太平山“在府西八十里。其山委蛇深秀。又西二十里曰大雄山”。

④在今浙江余姚市南。《寰宇记》卷96越州余姚县:太平山“在县东南七十八里,接连天台,即谢敷隐居之所”。姚江发源于此。

⑤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七十八里。《晋书·谢敷传》:敷“性澄靖寡欲,入太平山十余年”。即此。

⑥在今福建建阳市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7建阳县:太平山“峰峦秀伟,峭拔千仞, 为县主山。有寒泉林,朱子葬母于此,筑舍墓旁,曰寒泉精舍”。

⑦在今福建莆田市西。《明一统志》卷77兴化府:太平山“在府城西。其山自福之永福延袤而来,峰峦峻拔,为莆田主山”。

⑧在今江西武宁县西北。《清一统志·南昌府一》:太平山“在武宁县西北八十里,烟港水出此”。

⑨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五十里。唐建恭陵、和陵于此。《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缑氏县:“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来山, 天祐元年更名。”

⑩在今湖北武穴市东。《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太平山“晋僧惠远卓锡于此”。

(11)在今贵州黎平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黎平府》:太平山,“《旧志》:夜中恒见有光如灯”。

(12)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南太华山旁。《清一统志·云南府一》:太华山“在昆明县西南。环拥苍秀。其麓为太平山,其左为华亭山,皆称名胜”。

(13)在今甘肃礼县西八十里。清光绪《礼县新志》卷1:太平山“壁立千仞,路崎岖,左右两峰拱立,中有门,天然堡寨,嘉庆时,避教匪之乱,故名。同治军兴,两峰前又立一门,更险要,三峰上各有庙”。


又称扯旗山。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岛西北部。为香港岛上的最高山峰,海拔554米。传说当年海盗张保仔占据香港时,曾驻兵西营盘,并在山上设有瞭望台,发现海上情况,即扯动旗号通知山下营寨的同伙,因而得名扯旗山。站在山顶可俯视山下的维多利亚城与维多利亚港。建有山顶公园,北麓建有薄扶林郊野公园。


猜你喜欢

  • 康山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南隅。《清一统志 ·扬州府一》 引 《江南通志》 曰: “相传浚河时积土而成。” 又引 《扬州府志》 曰: “其上构堂,董其昌题曰康山草堂,为康海与客燕饮弹琵琶处。”②又名东山。在今

  • 枞阳河

    又称枞阳浦。即今安徽枞阳县长河。清名练潭河。《舆地纪胜》 卷46安庆府: 枞阳水,“《元和郡县志》 云: 出桐城县东南硖石山,东南入于江”。

  • 云林

    在今江苏金坛市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云林“在金坛县南八里西瑶村。《县志》:明于玉德建,内有三十六景,泉池山石,巧嵌玲珑,为觞咏之地”。

  • 倒岭隘

    在今福建龙岩市东南境。《清一统志·龙岩州》: 倒岭隘 “在州南八十里。盘曲峻绝,通南靖、平和,州隘凡十余处”。

  • 沙辘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沙鹿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沙辘区。连横《台湾通史·建国纪》:南明永历二十四年(清康熙九年,1670)十月,“沙辘番乱,平之”。日本侵占后,初设沙辘区,1920年后改设沙鹿街。1945

  • 河厉桥

    南北朝时吐谷浑建。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清水河注入黄河处。《水经·河水注》: “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从横,更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

  • 三塘街

    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北三塘乡。清同治《余干县志》卷3有三塘镇市。

  • 白杨县

    唐渤海国置,属庆州。治所当在今吉林珲春市境。后废。

  • 小猫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大猫屿东南50米。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小猫屿“由大猫屿脱落,山形与大猫屿如一而小,故土人呼为大猫、小猫”。

  • 新河

    ①东汉建安十一年 (206) 曹操征乌桓蹋顿所开运河。《水经·濡水注》: “自雍奴县承鲍丘水东出,谓之盐关口。魏太祖征蹋顿与洵口俱导也。世谓之新河矣。” 大致自盐关口分鲍丘水 (今潮河) 东出,横绝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