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奉议州

奉议州

北宋置,属广西经略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东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广西田阳县地。元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明洪武五年 (1372) 废入来安府。七年 (1374) 复置,治所在砦林村 (今田阳县西南右江南岸旧城村)。二十八年 (1395) 废为卫,寻复置,属广西布政使司。嘉靖六年 (1527) 属思恩府。清雍正七年 (1729) 改属镇安府。1912年改为奉议县。


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东南。属广西经略安抚司。元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明洪武初移治今田阳县西南旧城。二十八年(1395年)改为卫,后又改州。直隶广西省。嘉靖六年(1527年)改属思恩府。清顺治初为土州,雍正七年(1729年)改设流官州判,光绪元年(1875年)升为州。辖境相当今田阳县地。属镇安府。1912年改为县。


猜你喜欢

  • 江南西道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东、西二道。江南西道辖原江南道中部之地,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管辖宣、饶、抚、虔、洪、吉、袁、郴、鄂、岳、潭、衡、永、道、邵、澧、朗、连等州。辖境约当今江西、湖

  • 东滩店

    即今山东邹城市西北十五里中心店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1《舆图志》:邹县西北有东滩店铺。

  • 日中城

    即今山西怀仁县西南日中城。《水经·㶟水注》:“桑干水又东左合武州塞水,水出故城东南流,出山径日没城南,盖夕阳西颓,戎车所薄之城故也。东有日中城,城东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时城,在黄瓜阜北曲中

  • 吴郡

    ①西汉初以会稽郡治所在吴县,故亦称吴郡。《汉书·高帝纪》:六年(前201),“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都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州王”。一说楚汉之际分会稽郡置,汉武帝后废。《汉书·灌婴传》:“度江,破吴郡长吴下

  • 石和城

    ①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西郊。唐樊绰《蛮书》卷3:“阁罗凤据石和城,俘施各皮。”②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北。《新唐书·南蛮传》:施浪诏之裔“据石和城,阁罗凤攻虏之”。南诏筑,在今云南省大理市

  • 桥头寨

    在今陕西宝鸡县东与岐山县交界处。《宋史·高宗纪》: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 九月,“吴璘遣将彭青至宝鸡渭河,夜劫金人桥头寨,破之”。即此。

  • 渠江

    古名宕渠水。在今四川东部,为嘉陵江一大支流。《寰宇记》 卷 136合州石镜县: 渠江水“在县北十五里。源自万顷池,分流经巴、达、渠、广安军等州界,至本州东北十里,与嘉陵汇合”。《方舆纪要》 卷 69

  • 笼山城

    唐建,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唐广德元年 (763),吐蕃陷维州笼山城。《清一统志·杂谷直隶志》: 笼山城“在厅北。唐置戍于此。今为笼山番寨”。在今四川省汶川县北。唐广德年间,吐蕃攻陷维州笼山城,即

  • 犷平县

    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石匣一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年(205),“三部乌丸攻鲜于辅于犷平。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乃渡潞河救犷平,乌丸奔走出塞”。即此。西晋废。古

  • 照碧堂

    在今河南商丘县南。《明一统志》 卷27归德府: 照碧堂 “在府旧南城上。宋建南都,作于城上,以临南湖,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