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侯国
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东汉永元八年(96)改为平都县。
西汉初元元年(前48年)置,治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96年)改为平都县。
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东汉永元八年(96)改为平都县。
西汉初元元年(前48年)置,治今江西省安福县东南。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96年)改为平都县。
又名岐口。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北海滨岐口镇。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置岐口守备署,并有把总驻守。
亦名紫溪河。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六十里岩坑水库之渠口河。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水源》: 南当水 “出南当山,东流百五十里,溉田三十二顷”。《明一统志》 卷16徽州府: 南当水 “在休宁县西六十
①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唐山市北四十里银城铺。东汉为右北平郡治。晋属北平郡。北魏属渔阳郡。北齐废。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置,属安乐郡。在今河北承德、宽城两县境内。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
战国时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长安故城西南隅。《史记· 楚世家》: 怀王三十年 (前299),楚王 “西至咸阳,朝章台”。又 《蔺相如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或谓章台,战国时诸侯宫
①明洪武六年(1373)改泸山巡司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四川卷下:卢山县“以境内卢山为名也。山在城东,又名卢奴山,以其周匝皆大山,此山在内独小也。字本作卢,后人加草,因山
南朝梁大同三年 (537) 建,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唐宋之问有 《游称心寺》 诗。梁大同三年(537年)建。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北。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大宁都司。永乐元年 (1403) 徙治顺义县 (今北京市顺义县)。《明 一统志》 卷1顺天府: 营州左屯卫 “在顺义县治东”。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辽
一作忽禅城、苦盏城。察合台汗国属地。即今塔吉克斯坦锡尔河南岸苦盏。《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忽毡”。又作忽缠城、忽禅城。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苦盏)附近。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在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流域。为唐北庭都护府辖地。
即今浙江常山县治。自唐广德二年(764)以来为常山县治。(1)在浙江省常山县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1.6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天马,人口3万。唐初设常山镇巡检署。1936年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