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官庄镇

官庄镇

①即今河北内丘县东南二十里官庄乡。明嘉靖二十五年 (1546) 于此筑官庄堡。

②民国置,即今山东安丘市南四十里官庄镇。明万历 《安丘县志》 卷5镇店: 城南 “官庄,有市”。


(1)在天津市蓟县西北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 1730。清乾隆时始建,因京官驻此监修盘山行宫得名。1956年设官庄乡。1958年改属城关公社,1961年析设官庄公社。1983年复乡,1990年置镇。境内群山环抱,为天津市核桃、板栗、柿子主要产地。有针织、罐头、自行车零件等厂。津蓟铁路经此,蓟官公路终点。镇西北有盘山风景区。(2)在安徽省潜山县北部。面积8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刘家新屋,人口 2000。因境内有一村名官庄,故名。1949年设官庄乡,1958年改为官庄公社,1984年复设官庄乡。1992年与大水乡合并置官庄镇。地处大别山区。产稻、小麦、黄花菜。特产汉皮纸。有花岗石、毛笔、造纸等厂和水电站。源晓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村,人口1.1万。据传古时官府令民在此垦荒屯田,不纳赋税,遂称官庄。1950年改称潍安县第六区。1952年改称安丘县第十三区。1955年改称官庄区。1958年2月改为官庄乡,同年9月成立官庄公社。1984年置官庄镇。主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黄烟、大蒜。有机修、造纸、人造花岗石、塑料、水泥制品等厂。央赣、温宋公路交会过境。有龙山—商周文化遗址和泥沟子文化遗址。(4)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南部。面积88.2平方千米。人口10.5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580。清初建村,因系官府公田上的村庄,故名。196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大豆、棉花等。有机修、地毯、手套、制醋等厂。林南有河南油田、化肥厂。瓦唐公路经此。古迹有龚营遗址。(5)在湖南省沅陵县东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 3300。据《徐氏家谱》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第十二路旗牌官于此置庄屯田,故名。清设官庄塘。1950年属沅陵县五区,1956年设官庄乡。1958年为先锋公社,1961年为官庄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茶叶、大豆、木材等,毛尖茶有名。有茶叶、机修、竹木加工等厂。湘西金矿设境内。设有圩场。319国道经此。(6)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101.7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920。因有官家庄园得名。清乾隆初年置县时属南洞里,后废里改乡。1938年析南洞乡置官庄镇,1941年改乡。1958年为中和公社官庄分社,1964年升官庄公社。1983年复乡,2001年与红岩乡和肖塘乡七村合并建官庄镇。产稻、玉米、甘薯、烤烟、板栗、生猪等。有建材、农机、电解锰、水电等厂。319国道纵贯南北,另有官红、红大、新毛等公路。(7)在陕西省淳化县西北部。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官庄,人口 1180。《淳化县志》载,明代即称官庄镇。1956年设官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盛产苹果、烟叶、油菜籽。有综合加工、砖瓦等厂。211国道经此。古迹有金牙山龙盘寺。


猜你喜欢

  • 晋祠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下。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水经·晋水注》:“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北齐天统五年 (569) 改

  • 黑河府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黑河屯 (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黑河市部分地区。1912年废,并入瑷珲厅。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析瑷珲北境大黑河屯(今黑龙江黑

  • 五坞山

    即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踞湖山“山有五大坞。《图经》又名五坞山。五坞, 旧名不雅。皇祐五年,节度推官马云三游此山。求其林涧之美,峰壑之秀,云景之丽,泉石之怪。因其物象

  • 石砀关

    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方舆纪要》卷68剑州:石砀关“在州北八十里。故设险处也。今废”。

  • 大桥堡

    在今广西灵川县西。《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大桥堡“在灵川县西南七十五里。接义宁县界……有兵汛守”。

  • 青衣铺

    即今四川绵阳市北青义镇。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绵州: 青衣铺 “在州西僻路十里”。

  • 契苾部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新唐书· 回鹘传·契苾》:“契苾亦曰契苾羽,在焉耆西北鹰娑川,多览葛之南。” 唐永徽四年 (653) 以其部为贺兰都督府。大和中,其种帐附于振

  • 洛城门

    汉长安城北面东头的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又曰高门。……王莽更曰进和门临水亭。”

  • 宣水支线

    从河北宣化县经水磨房,至烟筒山铁矿区。长9.1公里。为京绥铁路 (今京包路) 支线。1918年建成。1922年被拆除。

  • 又称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兖州市西。《春秋》: 定公三年 (前507),“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古邑名。又作郯。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兖州市西。《春秋》定公三年(前507年):“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