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春县

宜春县

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寰宇记》 卷109宜春县:“县侧有暖泉从地涌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镜,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县。” 三国吴宝鼎二年 (267) 改属安成郡。西晋太康元年 (280) 以避太后讳,改名宜阳县。隋开皇十一年 (591) 于县置袁州,移宜阳县于袁州 (今宜春市) 东五里。十七年 (597) 复改为宜春县。唐武德四年 (621) 仍移治今宜春市,为袁州治。元为袁州路治。明为袁州府治。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79年析置宜春市。1985年撤销宜春县,并入宜春市。

②金大定七年 (1167) 置,属会宁府。治所在今吉林松原市东南小城子古城。元废。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汝南县西南。属汝南郡。东汉改名北宜春县。(2)金大定七年(1167年)置,治今吉林省扶余市东南小城子。属会宁府。元废。(2)古旧县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治今江西省宜春市区。属豫章郡。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长沙王子成为侯于此。后有废置。自隋至清先后为袁州、宜春郡、袁州路、袁州府治。1979年县城区析出置宜春市。1985年撤宜春县,并入宜春市。


猜你喜欢

  • 慈仁县

    辽重熙元年 (1032) 降慈州置,属永州。治所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境。金废。

  • 南充国郡

    即南部郡。治所在南部县 (今四川南部县)。《旧唐书·地理志》 南部县: “后汉分阆中置充国县,属巴郡。又分置南充国郡。梁改为南充郡,隋改为南部也。”

  • 白州长官司

    元置,属管番民总管。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南。后废。元置,在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南。后废。

  • 高力城

    亦作高丽城。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图们江东岸之古城村。清光绪 《珲春境内村屯里数》:“再由东岗屯起,西去高力城屯,至城二十五里,至东冈屯五里。” 附近有辽、金温特赫古城和明斐优城。

  • 蓬莱阁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清一统志 ·绍兴府》: 蓬莱阁 “在府城内卧龙山上。五代时钱镠建。宋王十朋有赋。元改建蓬莱堂,韩性有记”。②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巅。是闻名全国的游览和避暑胜地,背山面水,风景优美

  • 嘉城县

    即嘉诚县。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 “隋曰嘉城,唐曰嘉城,则为松州之所治也。”

  • 安义县

    ①唐武德五年(622)改永业县置,属南义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贞观二年(628)属义州。至德中改为永业县。②北宋熙宁四年(1071)析云安监置,属云安军。治所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八年(

  • 牟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莱芜市东二十里。北齐并入博城县。古县名。西汉以春秋牟国置,治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属泰山郡。至东魏因之。《晋书·羊祜传》:“诏以泰山之南武阳、牟、南城、梁父、平阳五县为南城郡

  • 百步山

    在今四川芦山县北。《明一统志》卷72雅州:百步山“在芦山县北四十里。路接蛮界,仅百步,险隘难行”。

  • 宁武县

    ①明万历十八年(1590)置,为龙安府治。治所即今四川平武县。十九年(1591)改为平武县。②清雍正三年(1725)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宁武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