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将利县

将利县

北周改安育县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五代唐长兴三年 (932) 东移二百余里,在今甘肃康县西北境。元至元七年 (1270) 省入阶州。


古县名。北周以安育县改名,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为武都郡治。隋、唐为武州治。安史乱后地废入吐蕃。大中时复置,景福后属阶州。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省入阶州。


猜你喜欢

  • 猴场汛

    清置,属归化厅。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九十里猴场镇。清有把总驻防。

  • 麻陇千户

    亦作麻通。明洪武六年 (1373) 置,即今四川白玉县。清宣统元年 (1909) 改流设白玉州。1913年改为白玉县。

  • 牛吃水乡

    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三十五里汶水乡。清置牛吃水汛。产铁矿。

  • 半汤镇

    即今安徽巢湖市东北半汤镇。清道光《巢县志》卷8:有半汤铺。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东部、汤山西南麓。面积4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半汤,人口1.1万。因汤山有冷、热二泉,汇合后炎凉参半,故名

  • 天门石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太子坪南。因两大石相对如门,故称天门石。其左有天门寺。明陈文烛《游峨山记》:“入天门石,度天仙桥。”王世性《游峨眉山记》:过通天堂,“右折二石矗天,开一鎼为天门石,转而过为七

  • 桑盖

    一作伞盖。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伞盖村。清范昭逵 《从西纪略》 十一: 康熙五十九年 (1720),二月二十七日 “起行,五十里至桑盖下营,往晤常驿道,共话站务”。即此。

  • 松汀山

    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松汀山 “高六十余丈。巉岩壁立,峙沙河中。山腰有山洞,每洞可容二百人。土人结筏,缚梯而上,以避兵”。

  • 必里万户府

    元置,属土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后废。《元史·百官志》作必呈万户府。元置,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必里千户所。

  • 湖洑镇

    北宋置,属宜兴县。即今江苏宜兴市南五十里湖㳇镇。 后讹为湖㳇。 《方舆纪要》 作“湖没”; 《清一统志》 作 “湖汊”。明、清置巡司于此。

  • 双明洞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五里。《清一统志·安顺府》:双明洞“又名紫云洞。俗名观音洞。轩敞高朗,东西相通如城阙。中有流水,有桥可渡。明时车马大道经其中,后因苗‘贼’伏劫,乃改路于洞后里许,非探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