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场
即今四川营山县东小桥镇。清同治《营山县志》卷4:小桥场在“治东四十里。通青岩铺大道”。
即今四川营山县东小桥镇。清同治《营山县志》卷4:小桥场在“治东四十里。通青岩铺大道”。
唐武德六年 (623) 置,属登州。治所在今山东文登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文登县。
在今浙江义乌市南。《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杳岭在 “县南九十里……一名丰岭,石路崎岖,此为径道”。
即石龙冈山。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北。《舆地纪胜》卷161昌州:龙岗山“在大足县西三里”。在吉林省东南部,延伸至辽宁东部新宾满族自治县境。《清史稿·地理志》:龙岗山脉“以其为永陵干脉,故曰龙岗”。属长白山脉
唐初分安丰县置,属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括地志》: “肥陵故县在安丰东六十里。”武德七年 (624) 废。
北宋分潘州置,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明曹学佺卷31《边防记》:“宋时分上、中、下潘三州。今阿失寨即上潘州。”元属吐蕃宣慰司。明初废。
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汇溪“在县西十五里。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之百汇洞,细流十里,合于雍村河”。
西晋太和三年(368)置,属上洛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八十里古城镇。北周为拒阳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名洛南县。古县名。东晋太和三年(368年)置,治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属上洛郡。后废。北魏太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明一统志》 卷39嘉兴府: 苦竹山 “在平湖县东南二十九里。上有天妃宫”。
明万历中建,在今江西安远县东,接寻乌县界。《清一统志·赣州府》 “南径隘”条下:“又上濂隘,在县东五十里。亦名太阳关。”
即今河南汤阴县东南五陵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七年(1857)十一月,“复有东省土匪……窜汤阴县境之五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