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蒲石河镇
清置,属宽甸县。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八十五里小蒲河口。因河得名。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宽甸县乡镇:“小蒲石河口在县城东南八十五里。”
清置,属宽甸县。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八十五里小蒲河口。因河得名。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宽甸县乡镇:“小蒲石河口在县城东南八十五里。”
即今四川泸县东南长江南岸弥陀镇。清嘉庆 《泸州志》 卷2: 弥陀岩场在 “州东四十里”。以江边石岩上石刻 “阿弥陀佛” 字得名。
在今四川宣汉县南。《方舆纪要》卷69东乡县:长乐河“在县南。其源为白龙、赤甲二泉,会而为河,下流达于渠江”。
亦作圣姥泉。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唐峡内。南宋陆游《入蜀记》:“发大溪口入瞿唐峡。……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 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清一统志·夔州府一》:圣姆泉“在奉节县东”。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民国时属澜沧县,有县佐驻此。“上允”乃上勐允的省称,以与其北的下勐允相对而取名。
即吉兰丹。 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一带。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在今山西襄垣县北十里。《魏书·地形志》:襄垣县有“安民城”。《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十一年(355),“上党人冯鸯逐燕太守段刚,据安民城”。胡三省注:“安民城在襄垣县,盖永嘉中,刘琨遣张倚所筑, 以安上
西汉改杨氏县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五里范村东古城址。三国魏改为杨国,属平阳郡。西晋复为杨县。北周属永安郡。隋属临汾郡,隋末改为洪洞县。古县名。本春秋晋杨氏县,西汉改为杨县,治今山西省洪
又名潺亭山、董政山、凤凰山。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寰宇记》 卷82盐亭县: 董叔山“在县东九十步, 高 一里, 隔㳽江水, 孤峰绝岛, 峭壁千仞。旧名潺亭山。隋开皇四年,县令董叔封尝游宴此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桃渚乡。《清一统志·台州府一》: 桃渚寨 “在临海县东一百里,海门卫东北五十里”。见“桃渚城”。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地节三年(前67)宣帝封后父许广汉为“平恩戴侯”。东汉改为平恩县。西汉宣帝时封许广汉置,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东汉改为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