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嵎夷

嵎夷

尚书·尧典》: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关于嵎夷的解释有六: (1) 孔传: “ 《禹贡》青州云: ‘嵎夷既略。’ 青州在东界外之畔,故云东表之地称嵎夷也。” (2) 《释文》: “马融曰: 嵎,海嵎也; 夷,莱夷也。” (3) 《后汉书·东夷传》: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昔尧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盖日之所出也。……赞曰: 宅是嵎夷, 曰乃谷。 巢山潜海, 厥区九族。” 是以九夷为嵎夷。胡渭 《禹贡锥指》 谓即朝鲜。(4) 《说文》:“嵎山也,在辽西。从山,易声。一曰嵎銕旸谷也。”(5) 薛士龙 《书古文训》: “嵎夷,海隅诸夷,《虞书》旸谷之地,今登州也。” 于钦 《齐乘》 以宁海州 (今山东烟台市牟平区) 为 《禹贡》 嵎夷。(6) 东坡 《书传》 以为嵎夷当在东方海上。《海州文献录·考证录》 载萧山王良士探求旸谷嵎夷时称: “吾尝船海自碣石登莱,穷沙门数十岛,登成山之罘,憇息琅邪遵海而南求,所谓嵎夷旸谷者不可得……而云台在海中,周二百里,为嵎夷无疑。东磊面东为谷,四时旭日所照,奇峰怪壑,异草仙花,必羲和所居之旸谷也。”


猜你喜欢

  • 棠浦江

    即今江西宜丰县东棠浦港。《清一统志·瑞州府》: 棠浦江 “在新昌县东四十里太平乡。诸水所汇,经上高县界,出安塘河口,入蜀江”。

  • 伊列

    当在今伊犁河一带。《汉书·陈汤传》:匈奴郅支单于如得乌孙、大宛两国,就会“北击伊列,西取安息”,指此。当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一带。《汉书·陈汤传》:匈奴郅支单于如得乌孙、大宛两国,就会“北击伊列

  • 清风亭

    在今安徽当涂县城北。唐李白有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诗。

  • 柳林关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英山县: 柳林关在 “县北四十里……旧皆为控扼之地。今废”。

  • 剑浦驿

    明洪武初置,属南平县。在今福建南平市东。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废。

  • 刘桥

    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光启三年(887),朱全忠攻濮州,“与兖、郓兵战于刘桥”。胡三省注:“刘桥,在曹州乘氏县东北,濮州范县西南。按《薛史》,战于临濮之刘桥。”(1)古桥名。在今山东省鄄

  • 仙涌山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南罗坑。《舆地纪胜》卷89广州:仙涌山“在新会县西北六十里。地名罗坑,本无山, 一夕风雷震怒,涌出数峰, 因名仙涌”。

  • 沅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沅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明洪武九年(1376)改为沅州。清乾隆元年(1736)复升沅州府。1913年废。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 平海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清时莆田县丞驻此。

  • 溪浪河屯

    明崇祯十七年 (1644) 建屯。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溪河镇。镇以溪浪河为名。“溪浪”,满语意为小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