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州
元至正十八年 (1358) 朱元璋改宜兴州置,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寻复为宜兴州。
元至正十八年 (1358) 朱元璋改宜兴州置,治所即今江苏宜兴市。寻复为宜兴州。
一名居什肯其山。在今新疆皮山县南三百二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卷62:克里阳山“产白土”。可用以粉墙”。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接歙县界。《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龙须山“在县东二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里。山顶有池, 四时不竭”。产龙须草,所制澄心堂纸,为文房四宝中珍品。②在今江西吉安县西。《舆地纪胜》卷3
①东汉阳嘉二年(133)改青衣县置,为蜀郡蜀国都尉治。治所在今四川芦山县(一说在今名山县北)。《水经·青衣水注》:“青衣王子心慕汉制,上求内附,顺帝阳嘉二年改曰汉嘉,嘉得此良臣也。”三国蜀汉为汉嘉郡治
一名独树镇。即今河南方城县东北三十四里独树镇。清康熙《南阳府志》卷2 《集镇》:裕州有龙泉店。
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刘家河镇。民国《东北年鉴》南满路线图:沈阳至安东线有刘家河站。在辽宁省凤城市北部偏西。面积355.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刘家河,人口 4600。附近有一河,刘姓聚居河
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临江乡。《方舆纪要》 卷59阶州文县 “铁炉寨” 条下: “临江寨在县北百二十里,其下为临江渡。《通志》: 今为临江关驿。”北宋雍熙二年(985年)置,即今甘肃省宕昌县南临江镇。属岷州
北魏初置,属灵丘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山西省浑源县东南。属北灵丘郡。北齐省。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惠济祠天妃口。明永乐中建,为运河入淮之口。后渐淤塞,万历六年(1578) 河臣潘季驯拆新庄闸,改建通济闸于甘罗城南,此闸遂废。
即今辽宁抚顺县东北、浑河南铁背山。《清一统志·兴京》: 铁背山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其西为界藩山。上有界藩二城。迤南为吉林崖,我太祖高皇帝以五百人破明兵四路兵数十万众,歼杜松于铁背山 ”,即此。
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巴彦布尔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