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滩镇
即今安徽东至县北张溪镇。旧属东流县。明嘉靖《池州府志》卷1:东流县“张家滩镇在县东”。清道光《安徽通志》卷27东流县:张家滩镇在“县东三十五里。旧置河泊所。今裁”。
在陕西省延长县中东部。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家滩,人口 1920。明洪武年间因张姓居河滩处得名张家滩。1956年设张家滩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设镇。产玉米、谷子、小麦。有公路通县城。
即今安徽东至县北张溪镇。旧属东流县。明嘉靖《池州府志》卷1:东流县“张家滩镇在县东”。清道光《安徽通志》卷27东流县:张家滩镇在“县东三十五里。旧置河泊所。今裁”。
在陕西省延长县中东部。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家滩,人口 1920。明洪武年间因张姓居河滩处得名张家滩。1956年设张家滩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设镇。产玉米、谷子、小麦。有公路通县城。
一作穆陵关。在今河南新县南。《水经·淮水注》:黄水“东北流,木陵关水注之,水导源木陵山”。《梁书·夏侯夔传》:普通八年(527),夔奉敕“出义阳道,攻平静、穆陵、阴山三关”。《新唐书·地理地》 麻城县
唐武德八年(625)置,治所在兰州(今甘肃兰州市)。督兰、河、鄯、廓四州,相当今甘肃兰州市及皋兰、永登、临洮等县以西和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以南、贵德县以北、湟源县以东地。显庆元年(656)废。唐武德八年
北宋太平兴国间置,即今江苏启东市北吕四镇。《方舆纪要》卷23海门县:吕四场“俗传以吕仙四至此而名”。《嘉靖东南平倭通录》: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流劫狼山、利河等镇, 吕四、余西等场”。清置巡
在今河南开封市内西北隅龙亭公园。原为宋代皇宫后御苑的一部份。亭内高台为明周王府花园中土山,名煤山。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建万寿亭于煤山上。设有放置皇帝牌位的木制小亭,称为龙亭。遇皇帝生日,文武官员
唐置,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梅花乡。《新唐书·地理志》 嶲州:“自清溪关南经大定城百一十里至达仕城。”在今四川省越西县北。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辉州置,属卫辉府。治所即今河南辉县市。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88年改置辉县市。古旧县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辉州置,治今河南省辉县市城关镇。为
北魏末年废代名郡置,属化政郡。寄治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北周废。
在今河南遂平县西南嵖岈山西。《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李愬遣董少玢等攻淮西吴元济,“少玢下马鞍山,拔路口栅”。即此。在今河南省遂平县西南。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讨吴元济,遣董少玢
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后汉书·胡广传》:“以定策立桓帝,封育阳安乐乡侯。”《水经·淯水注》:“淯水又径安乐乡北。汉桓帝建和元年封司徙胡广为淯阳县安乐乡侯。今于其国立乐宅戍。”
即今新疆莎车县北塔尕尔其乡。《清一统志·叶尔羌》: 塔噶尔齐 “在叶尔羌城东北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