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归义县

归义县

①东魏武定七年(549)置,属义塘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北。北周废入怀仁县。

②东魏武定七年(549)置,属临清郡。治所在今江苏宿迁市地。后废。

③隋义宁二年(618)析定安县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南。唐初属宁州,贞观十七年(643)省入定平县。

④唐武德二年(619)置,属重州。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境。七年(624)废入永清县。

⑤唐武德四年(621)析兴安、阳朔县地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十五里旧县村。贞观元年(627)废入阳朔县。

⑥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幽州。治所在今河北容城县东。大历中属涿州。五代周显德六年(959)移治瓦桥关(即今雄县),为雄州治。北宋改名归信县。

⑦唐总章中置,为归义羁縻州治。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后废。

⑧唐永泰二年(766)置,属羁縻德化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西南安平一带。后废。

⑨辽置,属显州。治所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北。金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南。属金城郡。东汉永初中废为城。元和三年(86年)烧当羌迷吾为李章所败,退居归义城,即此。(2)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西。属桂州。贞观元年(627年)废。(3)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属雄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八年复置。五代晋初入契丹。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收复,移治今雄县,为雄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为归信县。辽时置侨归义县于新城县,即今高碑店市东南新城。金并入新城县。


猜你喜欢

  • 北寨司

    在今广东揭东县东南炮台镇。明洪武四年(1371)于今揭阳市西北冈头山置北寨巡司,正统四年(1439)移于今揭阳市东北乌石山南,正德十二年(1517)复还旧址。清顺治十年(1653)改置于桃山都(今炮台

  • 天山设治局

    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析置,属热河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驻地天山镇。1947年改设天山县。1926年由阿鲁科尔沁旗辖地析置,局所驻昆都(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1927年迁治查干浩

  • 南修武县

    北魏孝昌中改修武县置,属汲郡。治所即今河南获嘉县。隋开皇初改名获嘉县。古县名。北魏孝昌中以修武县改名,治今河南省获嘉县。属修武郡。北齐复称修武县,移治今河南省修武县。

  • 大段街

    即今江西铜鼓县东北大塅镇。清时设讯。

  • 汉南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二十里汉水南。《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汉南山“以在汉之南,故曰汉南山”。《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汉南山“有三峰并峙,一名三山”。

  • 棘蒲

    春秋晋邑。故址即今河北赵县。《左传》: 哀公元年 (前494),“师及齐师、卫孔圉、鲜虞人伐晋,取棘蒲”。战国为魏邑,后入赵。《史记·赵世家》: 敬侯六年 (前381),“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皆此

  • 李封村

    在今河南焦作市西北十里。旧属沁阳县。《金大定创修泉池记》有“李封村”之名。产煤。民国时李封炭著名于世。

  • 东石墟

    即今广东平远县东北东石镇。清设东石汛。

  • 兴定县

    南朝宋元嘉九年(432)置,属新会郡。治所当在今广东信宜县地。后属海昌郡。齐废。

  • 五社津

    在今河南巩义市北。《后汉书·光武纪》:建武元年(25)七月,“遣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军五社津,备荥阳以东”。《水经·河水》:“又东过巩县北。”郦道元注:“河水于此有五社渡, 为五社津。”在今河南省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