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水
即今河南沁阳市北丹河。《新唐书·地理志》 河内县:“有丹水,开元十一年更名怀水。”
即今河南沁阳市北丹河。《新唐书·地理志》 河内县:“有丹水,开元十一年更名怀水。”
即今广东徐闻县西北下桥镇。清宣统《徐闻县志》卷1:下桥市在“县西北四十里”。
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百里。晋置戍于此。《晋书·石季龙载记》:“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统五将步骑七万寇荆扬北鄙。石闵败王师于沔阴,将军蔡怀死之。”
①在今山西孝义市南。《清一统志·汾州府》: 普济渠在 “孝义县南五里,引玉泉山水溉田”。②在今陕西商州市北。《方舆纪要》 卷54商州:普济渠,“ 《志》 云: 戴云峰之麓有二泉,东曰少谷泉,西曰西平泉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清 一统志·安顺府》:水桥屯“在府城东三十五里,接安平县界”。
明初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南沅陵县。《方舆纪要》卷81辰州府:辰州卫“在府治(今沅陵县)东南。明初龙凤十三年建,领千户等所”。
北宋元符元年(1089)于灰家嘴筑,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西北。金为兴平堡。元废。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筑,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金改为堡。元废。
明初置,属侯官县。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隅。《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侯官县: 柔远驿 “在水部外河口,稍北为进贡厂。明初建,为外国使臣馆寓之所”。明初置,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南隅。属侯官县。《读史方舆纪要
从今河北武安县西南磁山至涉县。长59公里。为邯涉铁路的一段。1947年动工修建,次年建成。
即今浙江萧山市东二十八里洛思峰。宋《嘉泰会稽志》 卷9引 《舆地志》: “永兴县洛思山,先是洛下人随朱隽来会稽,三年不得返,乃登山北顾而叹。或云隽遭母丧,止葬此山,请洛下图墓师相地。师去乡既久,目极千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方舆纪要》卷51南召县“矾山”条下:“又县西南二十里有天子望山,相传汉光武尝登此以望南阳。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