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塔噶珊
亦作惟他。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 “惟他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亦作惟他。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 “惟他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西魏置,治所在丰宁县 (今陕西西乡县西南)。隋大业三年 (583)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西乡县 (今陕西西乡县)。《元和志》 卷22洋州: “因洋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陕西洋县、西
即今陕西延长县东南张家滩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延长县图:城东南有张家滩。
即苽陂镇。今河南上蔡县北华陂乡。清康熙《上蔡县志》卷2《集镇》:华陂镇在“城北四十里”。在河南省上蔡县西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华陂,人口 4410。传春秋末期此地有一陂塘,
元代在西藏地方的建置。世祖中统元年(1260)封吐蕃萨迦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命掌全国佛教事务;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即释教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以专司吐蕃军民事务,定院使秩从一品,命帝
清于福山卫置。属宁古塔将军,后属三姓副都统。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普耳萨西北。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西岸有 “菲申噶山”。光绪 《吉林通志》卷17: 混同江北岸,东至海
即乌第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部乌得河。清康熙《平定罗刹方略》卷2:康熙二十四年(1685)七月,“将军萨布素等奏:无底儿河罗刹鄂衣多里遣宜番等四人,来诱俄乐春立克顶格等,被擒送到”。
亦作达围。即今四川小金县东一百里达维乡。民围《川西边事辑览》第八编:达维“此地居民约六七十家。场后有喇嘛寺,名乘妙寺,中有喇嘛二百余人”。“达维”,藏语为石碉之意。1935年6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
明代以今山西境内沿内长城之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为外三关,以与今河北境内沿内长城之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为内三关相对。见“三关(2)”。
即今广东紫金县东南乌石镇。《明史·地理志》 惠州府永安县:“又有驯雉里巡检司,治凤凰冈,后迁县东乌石屯,寻俱还故治。”在今广东省紫金县东南乌石。明嘉靖初移驯雉巡检司治此。乌乌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茶经·八之出》:湖州“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常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