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阳县
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 置,为侯国,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慎阳县注: 师古曰,“慎字本作滇,音真,后误为慎耳。……阚骃云: 永平五年失印更刻,遂误以 ‘水’ 为 ‘心’”。元狩五年 (前118) 改县。南朝宋初改为真阳县。后复为慎阳县。北魏改为真阳县。
古县名。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侯国,元狩五年(前118年)国除为县。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江口集,属汝南郡。隋开皇中废。
西汉高帝十一年 (前196) 置,为侯国,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汉书·地理志》 汝南郡慎阳县注: 师古曰,“慎字本作滇,音真,后误为慎耳。……阚骃云: 永平五年失印更刻,遂误以 ‘水’ 为 ‘心’”。元狩五年 (前118) 改县。南朝宋初改为真阳县。后复为慎阳县。北魏改为真阳县。
古县名。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侯国,元狩五年(前118年)国除为县。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江口集,属汝南郡。隋开皇中废。
唐置,属都金羁縻州。治所在今越南河宣省咸安一带。后废。
在今云南开远市。《方舆纪要》卷115阿迷州:杨广城,“《志》云:州有杨广城凡三所,一在州(今开远市)东南二里通安桥。宋皇祐初,侬智高奔窜,狄青使其将杨文广追之,屯兵于此。一在州之市平铺。一在石头寨”。
明置,属威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桃坪乡东古城。《方舆纪要》卷67威州:坝州堡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因唐、宋霸州旧名也。今设仓置戍于此。自堡而北有龙溪、 卜南、木上诸寨,与北路番族黑苦、三姐相通”。
即济水分流。《禹贡》: “浮于淮、泗,达于菏。”据 《水经· 泗水注》: 菏水自菏泽分流,东南经今山东巨野、金乡、济宁入于泗水。其水今湮。古水名。又称荷水。分东西二段:东段自今山东省定陶县北分古济水东
唐李复筑,在今江西波阳县东。《新唐书·地理志》 饶州鄱阳县:“县东有邵父堤,东北三里有李公堤,建中元年刺史李复筑, 以捍江水。”《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鄱阳县:邵父堤在“府东北三里。唐建中初,刺史李复
在今山东章丘市治(明水镇),即绣江之源。《水经·济水注》:百脉水“出土鼓县故城西。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水”。《寰宇记》卷19章丘县:“百脉水在县(指章丘县旧治)北十步,阔三丈。按晏谟《齐记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高沙宝山 “在雩都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旧有樵者遇白兔,遂之入地,凿地尺余,银矿溢出,今废”。
①北宋置,属绥德军。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北碟子沟。②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南新城乡西四十里。《清一统志·延安府二》:安塞堡“宋栲栳城地。明成化十年,余子俊置。城在山原,周四里余,门四,为极冲中地。今有
即白洋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清一统志·保定府二》:白洋淀“自(明)正德间杨村河决入,始成泽国。今合相近诸淀之水,总名西淀”。即“白洋淀”。
即今吉林永吉县南哈达岭山脉。《金史·地理志上》 上京会宁府: “其山有长白、青岭、马纪岭。” 同书 《欢都传》: “昭祖耀武于青岭、白山,入于苏滨、耶懒之地,贤石鲁佐之也。”古山名。(1)又称广昌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