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坊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东七里龙坪乡七里桥村,芷江机场口的南端。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21日, 国民政府派遣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总司令部参谋长萧毅肃、副参谋长冷欣等,与日本侵华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之代表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等在此举行了受降会谈。1946年2月在会谈地修建了“受降纪念坊”。为四柱三拱门楼式砖石建筑,高8.5米,宽10.64米,柱体厚1.16米。中拱门上有横额“受降纪念坊”。坊正面和背面刻有当时军政要员题词。


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东3.5千米垅坪乡七里桥村内、芷江机场口南端。1945年8月21日至23日,国民政府的代表与侵华日军的代表在芷江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夕的受降会谈。次年2月在会谈地修建“受降纪念坊”以资纪念。坊建于公路一侧,依山濒水,正南北向,四柱三拱门楼式砖石建筑,高8.5米,宽10.64米,柱体厚1.16米。正面中间领额为“震古烁今”四字,其下为“受降纪念坊”五字,东门额题“布昭神武”,西门额题“武德长昭”,中联:“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侧联:“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后面正中首额“万古流芳”,下嵌铭文,略述日本侵略军投降之梗概。坊后依山处,有木平房五间,按原貌复现当年受降会谈场景,室内陈列了大量的照片资料和珍贵实物。


猜你喜欢

  • 女遮谷

    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三十五里。《宋史·神宗纪三》:元丰四年(1081)“熙河经制李宪败夏人于西市新城,……又袭破于女遮谷,斩获甚众”。即此。

  • 河南府路

    元改金昌府置,治所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以北,巩义、登封二市以西,黄河以南,陕西潼关以东地。明洪武元年(1368) 改为河南府。又称河南路。元改金昌府置,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

  • 东陉关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十五里峪口村。《旧唐书·郭子仪传》:唐天宝十四年(755),郭子仪“进攻云中马邑,开东陉”。即此。元废。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胡峪山上。唐武元衡有《度东陉关》诗。

  • 大翁山

    在今贵州黄平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兴隆卫:大翁山“形势雄伟。其对峙者曰马鞍山,岩石甚胜”。

  • 章谷屯

    清乾隆四十八年 (1783) 置,属懋功厅。在今四川丹巴县。1914年改置丹巴县。

  • 黄家庵 (菴) 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黄庵乡。民国 《全椒县志》 卷1: 黄家菴街 “距城六十里,长百余步”。

  • 北右翼旗

    俗称郡贝子旗。即和硕特北右翼旗。在今青海刚察县北。

  • 嵩盟部

    宋大理改长州置,属善阐府。在沙礼卧城(即今云南嵩明县)。《元史·地理志》 嵩明州: “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嵩盟。今州南有土台,盟会处也。” 《元混一方舆胜览》: “乃诸

  • 青原山

    即今江西吉安市东南青原山。《舆地纪胜》卷31吉州: 青原山 “在庐陵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青原山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势甚乔耸。宋王廷珪诗: 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

  • 辛弃疾墓

    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陈家寨西南鼓楼门(又名虎头门)阳源山颜家垄。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早年曾参加抗金义军,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