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楚河
在今西藏西部,即印度河的上源狮泉河。清 《西藏图考》 卷5: “拉楚河源出冈底斯之北百余里僧格喀巴布山,山高大形如狮子,南麓有池汇诸泉水。” 即指狮泉河源。
在今西藏西部,即印度河的上源狮泉河。清 《西藏图考》 卷5: “拉楚河源出冈底斯之北百余里僧格喀巴布山,山高大形如狮子,南麓有池汇诸泉水。” 即指狮泉河源。
北宋置,属流江县。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三十里临巴镇。
在今山东济南城北二里。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 卷11: “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布,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杯也。”
明永乐元年 (1403) 置湾甸长官司,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三年 (1405)升为湾甸州。民国初废。
北宋置,属伏虞县。在今四川营山县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4营山县:“《志》云,三十里有良山镇。县址为兴福寺。”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南部。面积172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屋下,人口4
即今陕西清涧县东南惠家村。清道光 《清涧县志》 卷2: “县东四十里惠家园。”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寰宇记》卷112江夏县: 惊矶山 “在县东九十里,西南俯临大江,下有石矶,波涛迅急,商旅惊骇,故以为名”。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六里。有魏夫人坛。《寰宇记》 卷110抚州临川县: 魏夫人坛 “在县西北六里二百步。……唐睿宗使道士叶法善祭醮,仍于坛西置洞灵观,度女道士七人以奉之。刺史颜真卿撰仙坛碑备详其事”。
①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南二十五里陈官屯镇。在南运河东岸,为水陆交通要冲。清设陈官屯汛。②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北三十里陈官屯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卢龙县图:东北有陈官屯集。
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南。西晋废,寻复置。北周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宁县南。属北地郡。东汉末废。
①秦置,为邯郸郡治。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汉书·地理志》 注引张晏曰:“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郭从邑,故加邑云。”西汉为赵国治。三国魏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隋开皇十六年(598)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