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河县

新河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析博昌县置,属青州。治所在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一百里。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属乘州。六年 (623) 又废。

②北宋皇祐四年 (1052) 升新河镇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新河县西二十五里。熙宁六年 (1073)废入南宫县。蒙古太宗四年 (1232) 复置,属冀州,至元二十七年 (1290) 迁治今新河县。清初属正定府,雍正初复属冀州。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析博昌县置,治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北。属青州。大业初仍省入博昌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属乘州。六年又省。(2)今县名。在河北省东南部。属邢台市。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16.3万。辖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新河镇。秦属巨鹿郡。西汉置堂阳县,治今县西北,属巨鹿郡。以在堂水之阳为名。东汉改属安平国。三国魏属安平郡。北齐省堂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堂阳县,属冀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晋更名蒲泽县,属真定府。汉复名堂阳县。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升南宫县之新河镇为新河县,堂阳县省入南宫县。熙宁六年(1073年)新河县省入南宫县。蒙古太宗四年(1232年)析南宫县置新河县,故城在今县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徙今址,属冀州。明、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7年为纪念董振堂烈士更名振堂县,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0年复名新河县,1958年并入宁晋县。1961年改入南宫县。1962年复设新河县,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低洼。滏阳新河、滏东排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棉花、玉米、谷子。工业有地毯、机械等。308国道及新辛、新巨公路在境内交会。西李家庄为董振堂烈士故里。


猜你喜欢

  • 御亭

    即今江苏吴县西北望亭镇。三国吴孙权所立。《晋书·王舒传》: 东晋咸和三年 (328) 苏峻之乱,王舒假顾飏 “监晋陵军事,于御亭筑垒”。《寰宇记》 卷92常州无锡县: 御亭驿 “吴大帝所立,梁庾肩吾诗

  • 南浦州

    唐武德二年 (619) 析信州置,治所在南浦县 (今四川万县市)。八年 (625) 改为浦州。唐武德二年(619年)析信州置,治南浦县(今重庆万州区)。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万州区及梁平县。八年改浦州。

  • 铁不得

    北宋时西域人对吐蕃西北部藏族地方政权的译称。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公元11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好。元时称秃伯歹。

  • 布岚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曾侯乙墓

    战国早期曾侯乙之墓。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五里擂鼓墩。1978年发掘。墓圹面积220平方米,深近20米。椁分四室,均以巨木镶隔。主棺分内外两层,全为彩绘。随葬物品有礼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

  • 余中场

    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北。《方舆纪要》卷23海门县“余东场”条下:“余西场在州东五十里,又东二十里为余中场。”后并入余西场。民国初复以余东场并入,改余西为余中,即今江苏通州市东南余西乡。

  • 张三营子

    即今河北隆化县北六十里张三营镇。《清史稿·地理志》:承德府隆化县有“张三营子”。

  • 野狐城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寰宇记》 卷67易县: 古野狐城 “在县东三十里。耆老云: 昔有狐于九荆岭食五粒松子后得仙,谓之飞狐。其狐尝来此城,时人呼为野狐城”。

  • 三巴郡

    北周天和四年(569)改巴渠郡置,属通州。治所在东乡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一百里普光乡西)。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 娑勒城

    即娑勒色诃城。今阿富汗东北萨尔哈德。《新唐书·西域传》 小勃律: “北五百里当护密之娑勒城。”即“娑勒色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