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襄千户所
明崇祯三年 (1630) 改青山长官司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
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北九庄。属敷勇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
明崇祯三年 (1630) 改青山长官司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
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北九庄。属敷勇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
即今江苏西部洪泽湖。《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 洪泽浦在 “县北三十里。旧有破釜塘。邓艾立白水塘,与破釜相连,开水门八以溉田。其后炀帝幸江都,道经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
亦作乞石迷西、迦叶弥儿、乞石迷、客失迷儿。即今克什米尔。《元史· 宪宗纪》: 三年(1253),“命塔塔儿带撒里、土鲁花等征欣都思、怯失迷儿等国”。
①在今河北行唐县北。北魏曾为行唐县治。《寰宇记》卷61行唐县:“太和初移置夫人城,孝昌四年复行唐县于旧城。”又引《晋太康地记》:“行唐县北二十里有夫人城, 即玉女神所筑。”②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襄阳城
即旺草场。今贵州绥阳县东北旺草镇。相传东汉名儒尹道真曾在此讲学,故名。1932年于此置尹珍镇。后复名旺草。
1945年解放后由长治县析置,属太行区。治所即今山西长治市。1949年11月撤销,改设长治工矿区。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面积1.4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344.6平方千米)。人口316.8万(市辖
西汉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萧山市。三国吴太平二年(257)改为永兴县。古县名。本春秋吴王阖闾弟夫概封邑。汉置县,治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属会稽郡。三国吴初改名永兴县。
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北。《宋史·扈再兴传》:金人围枣阳城,“再兴夜以铁蒺藜密布地,黎明佯遁,金人驰中蒺藜者十踣七八,敌却走,追至十五里冈”。即此。
又名南庄集。即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南佐镇。《清一统志·正定府二》: 南集 “在 (元氏) 县西北四十里,其西北有土堡,明崇祯中筑”。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方舆纪要》卷77石门县“石门山”条下:“又县东一里有天门台山,顶方正如台。二小溪合流,台下为天门桥。”
在今山西天镇县西南。《水经·㶟水注》:托台谷水“上承神泉于苇壁北,东径阳门山南托台谷,谓之托台水,汲引泉溪,浑涛东注,行者间十余渡,东径三会城南,又东径托台亭北,又东北径马头亭北,东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