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康县
唐先天元年 (712) 改隆康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 废入安岳县。
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以隆康县改置,治今四川省安岳县东南,属普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
唐先天元年 (712) 改隆康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北宋熙宁五年(1072) 废入安岳县。
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以隆康县改置,治今四川省安岳县东南,属普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水经·江水注》:举水 “又西南径梁司、豫二州东,蛮田鲁生为刺史,治湖陂城。亦谓之水城也”。
金置,属临邑县。在今山东临邑县地。在河北省徐水县东部、京广铁路东侧。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7.1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驻安肃,人口2.8万。五代建城,宋始历为安肃县、安肃军、安肃州治,故名
即今江苏赣榆县东北柘汪。《清一统志·海州》 “海” 条下载,县东北 “柘汪” 为州境海口之一。
①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邵岗堡西北。东汉省。《后汉书·段颎传》:建宁元年(168),段颎与田晏追羌于令鲜水上,“颎遂与相连缀,且斗且引,及于灵武谷”。唐李贤注:“灵武县名,有谷。”
明永乐元年(1403)置,直属云南都司。治所在大侯寨(即今云南云县)。宣德三年(1428)改大侯州。明永乐元年(1403年)析麓川平缅地置,治今云南省云县罗闸河南岸。直隶云南都司。宣德三年(1428年
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基诺洛克。清雍正十年(1732)于此置攸乐土目。
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亚父山。《寰宇记》卷126巢县:“亚父山在县东十里。汉居巢人范增,楚王立为亚父,死于山傍,故曰亚父山。”
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北黄鱼乡。《清一统志·遵义府》 “中堡铺” 条下: 又有 “黄鱼硚铺”等,皆戍守处。
①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北。西汉初为侯国,后仍为县,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西晋为堂邑郡治。东晋安帝时废。南朝梁复置。隋开皇四年 (584) 废入六合县。②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屯
一作特穆尔图淖尔。唐代称热海、大清池。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为伊犁将军辖地。《清一统志·伊犁》: 图斯池 “在伊犁西三百余里。东西四百里,南北二百里,周广六百余里,四围之水咸汇于此”。后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