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朱门镇

朱门镇

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朱门镇村。宋《景定建康志》卷16:“朱门市在朱门南。”


猜你喜欢

  • 孝义县

    ①唐贞观元年(627)改永安县置,属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东南。《元和志》卷13孝义县:“因县人郭兴有孝义,故以名焉。”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中阳县,后复为孝义县。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

  • 打鼻山

    即鼎鼻山。在今四川彭山县南。《宋书·臧质传》:东晋义熙十年(414),朱龄石伐蜀,蜀主谯纵,“遣大将谯抚之屯牛脾,又遣谯小苟重兵塞打鼻”。即此。古山名。在今四川省彭山县南岷江西岸。东晋义熙九年(413

  • 卢溪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辰州置,治所在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沅陵、泸溪、辰溪、溆浦等县及吉首市地。乾元元年(758)复改辰州。

  • 堂狼山

    在今云南巧家县东部。《续汉书 · 郡国志》 注引 《南中志》: 朱提县 “西南二里有堂狼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飞鸟过之,不能得去”。按,据 《水经·若水注》,堂狼山当在朱提西南二百里。

  • 顾龙山

    在今江苏金坛市南五里。宋 《嘉定镇江志》 卷6: 顾龙山 “下瞰思湖龙荡,高不能五六丈,而巨石盘亘,瞰平湖数千顷,湖之旁山者居民占植芙蕖,界以菰蒲,如错锦绣,暑风至则荷香与偕,若非凡境”。《方舆纪要》

  • 邬县

    春秋晋置,秦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北三十里邬城店村。西晋末废。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复置,北齐又废。古县名。春秋晋分祁氏采邑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晋“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

  • 万户山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42汾州府:万户山“延袤二十里,高八十丈,平坦可居万户, 因名”。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读史方舆纪要》:其巅平坦,可居万户,故名。

  • 三道堰镇

    即今四川郫县北十五里柏条河南岸三道堰镇。民国《郫县志》卷1:三道堰“在城北十五里,属芶村。此处有水路,上通崇宁万寿桥,下达成都省北门”。在四川省郫县北部。面积36.1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

  • 庆平镇

    金改庆平堡置,属狄道县。即今甘肃渭源县西北三十里庆坪乡。

  • 陕县

    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西汉属弘农郡。东汉属恒农郡。西晋属弘农郡。北魏为弘农郡治。后改为北陕县。北周复改为陕县,为崤郡治。隋开皇初为陕州治。大业三年(607) 改属河南郡。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