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
一名泎水。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清一统志· 商州》 “柞水” 条引 《县志》: 乾祐河“在 (镇安) 县东三里,即泎水也。源出咸宁县秦岭,至旧县关入县境,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合洵河”。
一名泎水。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清一统志· 商州》 “柞水” 条引 《县志》: 乾祐河“在 (镇安) 县东三里,即泎水也。源出咸宁县秦岭,至旧县关入县境,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合洵河”。
即密水。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水经·潍水注》:“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
西汉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石城附近。东汉废。三国吴复置。南齐改为吉庞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清化省石城附近。属九真郡。东汉废,三国吴复置。南朝齐改名吉庞县。
在今陕西西乡县北五里。自洋县流入。《寰宇记》 卷138洋州西乡县: “清凉川在县北。《唐书》: 德宗皇帝以朱泚之难,幸梁、洋。中书舍人齐映从驾至此川。”在今陕西省西乡县北。唐兴元初,德宗因朱泚之乱,南
即今安徽宿松县南龙湖。《方舆纪要》卷26宿松县:龙南莲若湖在“县南三十里,中有浮洲,涌若螺黛”。
即明月峡。今长江三峡西陵峡东段。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宋陆游 《入蜀记》: “过扇子峡,重山相掩,状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 范成大 《吴船录》: “黄牛峡尽,则扇子峡。”
在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岷江中。《明史·地理志》 青神县: “又东有大江,东南有松柏滩。” 《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大江 “县东南旧有松柏滩,昔多覆舟之患。相传宋天禧中,县令张逸为文祷江神,不越月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观音寺西。旧有寺,以冈名。清张邦伸《锦里新编》卷16峨眉纪游:三望坡“上有龙升冈,坡下峰回路转,苍翠森列”。
在今新疆阿图什市东北。《清一统志·乌什》:齐都伯“在扎木必勒阿斯提西南四十里”。
一名楚堰。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六十里。《水经·湍水注》: 湍水 “历冠军县西北,有楚堨,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泽润不穷”。《方舆纪要》 卷51邓州: 楚堰,“或曰,杜预所作,引湍水溉田千余顷”。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明嘉靖 《建宁府志》卷3 《山川》 浦城县: 梨岭,“路通衢之江山,厥土宜梨,故名”。《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浦城县 “枫岭”条下: “又梨岭,在县北六十里。危峰仄涧,飞阁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