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桃园镇

桃园镇

北宋置,属宿迁县。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城厢镇。金兴定二年 (1218) 改置桃园县。


(1)古镇名。即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废黄河南岸旧泗阳(城厢)。北宋属宿迁县。(2)今镇名。(1)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东区北部。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桃园,人口2710。1956年建柳辛庄乡,1961年改名桃园公社,1984年改乡,2001年改镇。为蔬菜生产基地。有塑料编织、制鞋、纸箱等厂。京广铁路、石正公路经此。古迹有乐垣故城遗址。(2)在河北省晋州市西部。面积76.6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桃园,人口2340。1953年设乡,1958年撤乡并入东里庄公社。1961年析置桃园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天津鸭梨”。有磨石、造纸、冶炼等厂。晋总公路经此。(3)在江苏省如皋市中部、东司马港畔。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夏家庄,人口1000余。以境内古有桃树林得名。1956年设桃园、徐石二乡。1957年合并置桃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0年与马塘乡合并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草莓等。有化工、服装、缫丝、工艺美术、建材、纺织等厂。海通铁路、204国道、丁石公路经此。(4)在江苏省睢宁县西南部,西与安徽省毗邻。面积119.2平方千米。人口8.3万。镇人民政府驻桃园,人口 2200。 清代袁姓迁居此地种植许多桃树,得名桃园。1949年为桃园区,1957年设桃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6年改置镇。2000年朱集乡并入。产小麦、玉米、甘薯、花生、大豆、棉花并产蚕茧、银耳、蘑菇。有缫丝、丝织、皮鞋、石灰等厂。睢桃、泗八公路经此。古迹有九女墩墓遗址。(5)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南部,西与濉溪县接壤。面积64.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桃园,人口2330。因古时方圆数里植桃树得名。1961年成立桃园公社,1984年改乡,1986置镇。主产小麦、大豆、玉米、甘薯、油菜籽。有桃园煤矿及砖瓦、农机修配等厂。合徐高速公路、206国道经此。(6)在山东省肥城市西部。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屯头,人口5000。因是市境内肥桃的集中产地而得名。1957—1958年春撤区并乡为屯头乡。1958年成立桃园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桃园区,1985年建桃园镇。康王河、金线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甘薯等。特产肥桃。有农副产品加工、农具修造、建材、磷肥、硫酸钙、印刷、水泥加工等厂。肥东公路经此。肥桃路直达新城。(7)在河南省巩义市东南部。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核桃园,人口1390。1975年成立核桃园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置镇。2000年改名桃园镇。主产玉米、小麦,特产核桃、柿子、杏、金银花。矿产有铝石、硅石、石灰石、白云石。农民多以开采、加工、运输矿石为主要副业。有机修、耐火材料等厂。巩许公路经此。(8)在广东省从化市中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岗圩,人口620。1988年设镇。管辖原温泉镇的桃莲、中田、密石、平岗、龙桥、龙岗、乌土、源湖、宣星、云星、乌石、卫东等村。大部分处流溪河谷地东部,属低山丘陵地区。流溪河纵贯西南。主产稻。水果有荔枝、三华李和柑橙等。有饮料、纺织、农机、藤木加工等厂。105国道经此。(9)在四川省南江县北部。面积264.2平方千米。人口3000。镇人民政府驻桃园,人口1000。镇以驻地名。1949年为桃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8年桃园、槐树二乡合并建镇。产生漆、核桃、茶叶、猕猴桃等,有天麻、党参、黄柏、杜仲等药材。为川陕边境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南南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东路右翼中左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中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东。

  • 沙堰寨

    即今河南新野县东北二十六里沙堰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2:同治四年(1865)十二月,捻军“围新野属之沙堰寨”。

  • 韩城

    ①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南大韩寨。《诗·大雅·韩奕》: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 《水经·圣水注》: 圣水 “又东南径韩城东,……王肃曰: 今涿郡方城县 (今固安县西南方城) 有韩侯城”。②在今山西襄垣县北

  • 台蓬若洞住溪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明洪武六年(1373)改置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岑巩市。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为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

  • 西溪

    ①当今江苏东台市西南泰东河。《方舆纪要》卷23泰州:西溪“西接运河,东通角斜河。一名晏溪,以宋晏殊尝监西溪盐仓也”。②一名徽水。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西津河,为水阳江上源。《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西溪在

  • 浮休泉

    在今湖南郴州市南十五里。亦名圆泉。宋张舜民爱其清冷而甘,因以己号名之。《方舆胜览》卷25郴州: 圆泉 “张浮休 《永庆寺记》 云: ‘世传陆羽著 《茶经》,定水品’。张又新益水品为二十,而圆泉第十八”

  • 浪滩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九十里黔江中。《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浪滩” 引 《郡志》 云: “万历初,议者以弩滩、浪滩两处瑶 ‘贼’ 远徙,旧穴辽旷,恐为他贼所乘,宜于滩碕各立营堡,戍以官兵。”

  • 洛封县

    唐乾封三年 (668) 置,属柳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洛东乡大曹村。元和十三年 (818)改为洛曹县。古县名。唐乾封三年(66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大曹。属柳州。元和十三年(818年)

  • 长林镇

    北宋于旧长林县城置,属长林县。在今湖北荆门市西北。在陕西省勉县东部。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长寨街,人口1100。镇区明嘉靖年间以街狭长筑有寨堡得名,镇后更今名。1965年设长林公

  • 白龙潭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五十里。明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石匣之东南,渡潮河十五里为石盆峪。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 水悬崖而下入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于潮河,有龙宅焉,其深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