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梅渚镇

梅渚镇

北宋置,属建平县。即今安徽郎溪县北三十里梅渚镇。《舆地纪胜》 卷24广德军: 梅渚镇“在建平县东 (应为北) 三十五里”。明置梅渚巡司。


(1)在浙江省新昌县西部,西邻嵊州市。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梅渚,人口2070。1950年置梅溪乡,1961年为梅渚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合山头、诚爱二乡置镇。澄潭江流经。产稻、茶叶、蚕茧、白术、板栗等。丝绸、织布业发达。有酿酒、丝绸、砖瓦等厂。公路通县城。(2)在安徽省郎溪县北部,东北与溧阳市接壤。面积32.6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梅渚,人口4100。传集镇原在梅姓居住的山头脚下,有六条冲沟汇集,形若洲渚,故称梅渚。1952年设梅渚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设乡,1985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农机修配、密封件、化工、针织、榨油、鞭炮等厂。有钟梅公路接望十公路,梅渚河常年通航。古迹有王家桥和小九华佛教圣地。王祠村有新四军前方医院旧址。


猜你喜欢

  • 赤磨岭

    在今甘肃文县西南。《寰宇记》卷134:“文州西南至蕃界八十里,以赤磨岭为界。”

  • 鲁密坚正

    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南水子乡坚正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坚正土百户。

  • 台拱厅

    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属镇远府。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1913年改为台拱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台拱寨城,十二年置厅,治今贵州省台江县。属镇远府。1913年废厅改县,1941年改名台江。

  • 凤山溪

    在今台湾省新竹县北。《清一统志·台湾府》:凤山溪“在彰化县竹堑溪之北。《通志》:源发查内山,西流至小凤山埔入于海”。

  • 临汝镇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 改临汝县为镇,属梁县。即今河南汝州市西北六十里临汝镇。在河南省汝州市西北部。面积124.6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临汝镇,人口9600。唐为临汝县治,五代周显德三年

  • 青家关

    在今甘肃会宁县东九十里青江驿乡。明置青家巡司戍守,并置递运所及青家驿于此。

  • 南舞县

    北魏太和十三年 (489) 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南。十八年 (494) 属南中府。东魏天平初属南安郡。西魏废。

  • 紫潭河

    即今湖北省东北部之倒水。《清一统志·黄州府一》: 紫潭河 “在黄安县南。《县志》,源出白沙关,至境内曰界河……由孙赞埠汇涨波湖入江”。

  • 石牛驿

    南宋端平间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宁化县南石牛。《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宁化县:石牛驿在“县南七十里。以傍有石牛而名”。为通往长汀县的交通要道。清雍正十二年(1734)驿废,改置石牛巡司于此,并兼理驿务

  • 蓬莱县

    唐神龙三年 (707) 分黄县置,为登州治。治所即今山东蓬莱市。《元和志》 卷11蓬莱县: “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为名。” 明、清为登州府治。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