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楚邑,后属吴。在今江苏六合县北。《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即此。秦置堂邑县。

②一作唐。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春秋》: 隐公五年 (前718),“公矢鱼于棠”。杜注:“今高平方与县北有武唐亭,鲁侯观鱼台。” 即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集 (鱼台县旧治) 东北十二里鱼亭山。

③春秋时莱邑。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左传》:襄公六年 (前567),齐师 “入莱,莱共公浮柔奔棠”。即此。齐灭莱,后亦名邮棠。

④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冠县东。《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 (前548) “齐棠公之妻”。杜注: “棠公,齐棠邑大夫。” 清江永 《春秋地理考实》 谓即邮棠,疑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顾栋高 《春秋大事表》 以为即今山东聊城市西北堂邑镇。


古邑名。(1)又名唐。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左传》隐公五年(前718年):“公将如棠观鱼者”,即此。(2)春秋莱邑,后地入齐。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左传》襄公六年(前567年):“莱共公浮柔奔棠”,即此。(3)春秋楚地,后属吴。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左传》襄公十四年(前559年):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即此。西汉置棠邑县。(4)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冠县东北。《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猜你喜欢

  • 习溪水

    在今江西吉安市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习溪水“在府城南。源出古塘渡,由焦冈岭东合众流,至城南贯串城市名长涝水,东北入大江(赣江),此为绕城南之水。焦冈岭在府西南数里,一名天华山”。

  • 大王店

    即今河北徐水县西四十里大王店乡。《清一统志·保定府三》:大王店,“宋太平兴国四年,燕王德昭屯兵大王镇,即此”。

  • 沙羡县

    西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县西金口镇。三国吴太平元年(256)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属武昌郡。移治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东晋太元三年(378)废。(羡yí) 古县名。西汉置,

  • 大北汪镇

    即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北三十二里大北汪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永年县图:西北有大北汪。在河北省永年县北部。面积42.6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北汪,人口5180。因地势低洼,常年

  • 克典巴土司

    即典巴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境。后并入安冲土司。

  • 河东

    ①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因黄河自北而南流经本区西界,故有河东之称。《孟子·梁惠王上》: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即此。②唐方镇

  • 射洪场

    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四十里金华镇。为盐场。民国设场知事。

  • 汤罗叶遗山

    即今西藏德庆县北念青唐古拉山。向来称为“圣山”。唐时为吐蕃赞普祭神处。

  • 鸡讲司

    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北二十八里营上。清雍正九年(1731)置鸡讲长官司,乾隆二年(1737)设鸡讲汛。

  • 钩 (鉤) 弋宫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书·外戚传》: “拳夫人进为倢伃,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 倢伃亦称钩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