汎河
古名范河。即今辽宁铁岭市南泛河。为辽河支流。明《全辽志》卷1铁岭卫:汎河“城南三十里。源出松山东诸山,西流由城南至黄山塔,北流入辽河”。
古名范河。即今辽宁铁岭市南泛河。为辽河支流。明《全辽志》卷1铁岭卫:汎河“城南三十里。源出松山东诸山,西流由城南至黄山塔,北流入辽河”。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庙镇。相传旧有貊貔庙,故名。清雍正 《崇明县志》 卷2: “周神庙镇,城西三十里。旧名貊貔庙镇,今改正。” 民国 《崇明县志》 卷2: “邑称四镇为最繁盛。北曰普济桥镇,距城二里。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林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南罗绣镇。六年 (623) 属绣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普宁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阿林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南
1916年以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镇都县。旧县名。1916年由养利县承审之茗盈、全茗、龙英三土司辖地合置,取龙英之“
①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金人遣同知海州事蒙恬镇国以兵万余取海州,抵州北二十里新桥。胜帅兵出迎之,设伏于隘,阵以待。众殊死战,伏发,贼大败”。②即今浙江
北周保定四年(564)改梁绳州置,治所在广阳县(今四川茂汶县西北)。《寰宇记》卷78茂州:汶州“取汶水为名”。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北川、汶川诸县。隋开皇五年(585)改为蜀州。北周保定四年(564年)
①西魏置,属容山郡。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西南。隋开皇初废。②唐至德二载 (757) 改安仁县置,为平琴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八十里。建中二年 (781)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古县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乐县 (今广东阳山县南)。隋开皇九年 (589) 废。南朝梁置,治梁乐县(今广东阳山县南)。属南合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山、怀集等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北塘㙍镇。 明万历 《高州府志》 卷1: 吴川县有塘㙍墟。 清光绪 《吴川县志》 卷1: 塘㙍墟在 “城西北六十里。 有上下二墟,化州分界”。
又作西奥山。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南二百里。《清一统志·顺宁府》:西粤山“叠壑层峰,石壁峭绝,与缅宁接界。中有洞如城阙,广十余丈,石乳下垂,宛如华盖。内有石鼓、钟磬之属,击之有声,名曰琼英洞”。
1930年置,属青海省。治所在都兰寺(今青海乌兰县东北)。1932年迁至希里沟 (今乌兰县驻地)。1951年迁驻香日德 (今都兰县西南)。1959年迁察汗乌苏 (今都兰县)。在青海省中部、布尔汗布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