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道
1914年由豫南道改置,属河南省。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伏牛山、沙河、洪河、维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
1914年6月由豫南道改名,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属河南省。辖信阳、南阳、南召、镇平、沘源、泌阳、桐柏、邓县、内乡、新野、方城、舞阳、叶县、汝南、正阳、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确山、罗山、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淅川等县。辖区约当今河南省伏牛山、沙河、洪河、淮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
1914年由豫南道改置,属河南省。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伏牛山、沙河、洪河、维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
1914年6月由豫南道改名,治信阳县(今河南信阳市)。属河南省。辖信阳、南阳、南召、镇平、沘源、泌阳、桐柏、邓县、内乡、新野、方城、舞阳、叶县、汝南、正阳、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确山、罗山、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淅川等县。辖区约当今河南省伏牛山、沙河、洪河、淮河以南地区。1927年废。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五十五里从上灶至王化等地的陆路交通线上。《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日铸岭“在会稽东南五十五里。产茶最佳”。宋欧阳修《归田录》卷1称:“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 日注第
即今江西宁都县南三十里田头乡。清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4有田头墟。
即塔什巴里克。在今新疆疏附县南塔什米力克乡。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3喀什噶尔: 塔什密里克在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当在今山东淄博市附近及其东北部一带。东汉废。
一名弇中谷。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即此。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六十四里。与桐庐县接界。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2建德县: “北至分水县界六十里,以胥岭为界。”
北宋置,属扶风县。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岐阳村。
宋元时置,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十五里。宋、元置,在今江西省都昌县西。属都昌县。明初废。
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圃镇。清同治 《韶州府志》 卷11乐昌县: 罗渡巡司属有塘村墟。
在今浙江宁海县南。《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枫槎岭 “在县南二十里,亦曰枫岭。嘉靖中,倭寇入犯,官军御之于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宁海县东南。明嘉靖中,官军御倭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