汰金洲
在今江西乐平市西。《寰宇记》卷107乐平县:汰金洲“在县西十五里,平沙临水。先有麸金,开元后废。又有五星水口亦出麸金”。《方舆纪要》卷85乐平县:汰金洲,“《郡国志》:鄱阳之土出金,披沙淘之,粒大者如豆,小者如麸。山中亦出银苗云”。
在今江西乐平市西。《寰宇记》卷107乐平县:汰金洲“在县西十五里,平沙临水。先有麸金,开元后废。又有五星水口亦出麸金”。《方舆纪要》卷85乐平县:汰金洲,“《郡国志》:鄱阳之土出金,披沙淘之,粒大者如豆,小者如麸。山中亦出银苗云”。
①在今浙江衢州市东。《方舆纪要》 卷93衢州府西安县: 彭湖 “在府东十五里。广数十丈,延袤五里”。②即今台湾岛西澎湖列岛。南宋赵汝适 《诸番志》 卷上: “泉 (即泉州) 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
在今贵州开阳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南望山 “崇峰大箐,岚气昼冥,人迹罕至,为郡之镇”。又称南山。在贵州省息烽县中部,西与西望山相峙。主峰南极顶,海拔 1749.6 米。山腰有石灰岩
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柳河在 “县西二十里。诸山溪之水所汇流也,有柳河桥跨其上。《志》 云: 凤凰道者,诸山之水合为棱头湾,流入柳河,径县西南八里,分流为两河,又东至虹桥
在今广西荔浦县南杜莫镇。明为杜莫寨。旧属蒙山县。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永安州图:西北有杜莫墟。
在今江苏苏州市凤凰街定慧寺巷。始建于唐咸通二年 (861)。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增建砖塔一对,东曰舍利塔,西曰功德舍利塔,高约33米,七级八面,仿木构楼阁式
十六国前凉置,属武兴郡。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北魏改名彰县。古县名。十六国前凉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属武威郡。北魏时改彰县。
即今山西静乐县城。西晋末置三堆县治此。《北齐书·文宣帝纪》:天保四年(553)帝讨山胡,“因巡三堆戍,大狩而归”。《元志和》卷14静乐县:“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
蒙古宪宗元年(1251)置,治所在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后废。
即今广东乐昌、曲江、韶关等市县境之武江。《明史·地理志》 乐昌县:“西有三陇水,即武水。”
在今四川云阳县西。《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下岩,旧号云嵓,属万州。今在县西四十里。出荔子。鲁直诗云:僧缘蚕麦去,官散荔枝来。”“上岩在下岩西二里。嵓下镌刻大佛像,列千佛,建阁庄严水滨”。《方舆纪